在海外主要流量都在Facebook及Google這兩大平臺,而這兩大平臺的流量價格一直在走高。而依托海外網紅的社交媒體營銷成為品牌越來越重視,越來越急于拓展的流量來源。
挑一個和產品匹配、內容質量好、配合度高的網紅,往往能夠讓營銷花費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人說,為什么我做的網紅營銷案例就沒有轉化,沒有效果呢?
Samra Media作為專業的海外社交媒體及網紅營銷服務商,幫國內若干企業執行了海外營銷項目。我們也觀察了國外失敗的案例,總體上一個高轉化的網紅營銷案例必須做好這幾點:
一、網紅的篩選
有流量的網紅很多,高互動的網紅也很多,但是不一定每個品牌都適合。除了網紅的粉絲、播放量、互動量數據外,要更多的關注網紅的內容屬性、人群屬性。
對于大部分電商平臺,選擇一些生活、美妝、vlog類的網紅通常會比選擇科技、旅行類的要高。 當然也得看具體的品類。
對于游戲來講,則更加細分。不同類型的游戲玩家偏好差異比較大。SLG的玩家對于FPS類游戲的喜好通常差的比較多,轉化也就很難理想。
不要再迷信網紅的基礎數據,更多要看網紅的內容和人群屬性。這個在一些第三方工具中都可以看到,比如Socialblader,查看某個頻道的主要關鍵詞,大體可以看到網紅的過往內容覆蓋面。也可以跟網紅本人要平臺官方的數據分析。
二、內容的創作
202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合作內容往視頻方向上走。我們過往合作經驗來看,視頻類內容的轉化通常也比圖片/文本類內容要高。
另外, 如果你關注的是ROI轉化,而非品牌曝光,那么應該更多的去思考將網紅本人過往內容主題、風格和產品本身相融合。在物質極度豐富、品牌泛濫的今天,簡單的露出個品牌、產品已經很難再帶來高ROI轉化。
上面這個KOL合作案例便是典型的負面案例。完全看不出ui的是Starling卡還是YSL包。如果說從品牌露出角度可能還有點價值,從轉化角度來看,幾乎是不可能有任何轉化了。
再來看我們幫有道詞典(U-Dictionary)做的海外植入廣告案例:
把有道詞典的使用場景、功能特征完全融入KOL在大學的學習場景中。單個CPM成本直接降到2美金以下,近10萬次點擊。
三、選好營銷平臺
海外目前主要平臺還是以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Tiktok為主。不同的平臺對于品牌曝光,帶貨轉化的相對優勢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下面這篇文章里完整講了海外各個平臺的優勢、玩法。可以參考:
簡單來講,當前YouTube更適合帶貨,Insagram/Tiktok更適合做品牌傳播。
-----
Samra Media(善穆傳媒)是總部位于杭州的全球社交媒體營銷及運營服務商,在中國大陸,埃及,美國均有本地化團隊。提供海外社交媒體代運營,網紅營銷,社交平臺及電商平臺的直播代播服務。在出海的快消品,游戲,娛樂App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成功案例。公司擁有合作網紅近十萬人,覆蓋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