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行業還能不能做?
答案:必須能做!
但是選擇大于努力!從宏觀分析,外貿訂單是如何產生的?
終端用戶需求激增→零售端火爆→制造業獲得更多訂單
即B2C繁榮→B2B繁榮
需求帶來訂單
對于制造而言,訂單的本質是來自于市場的終端需求,終端需求上升時,企業的訂單將增加,終端需求降低時,企業訂單數量將減少。
對生產企業以及外貿公司而言,開發市場的最佳時機正是產品的上升期。
在上升期,本來就處于供應鏈當中的企業受旺盛的市場需求影響將增加訂單,原本不在供應鏈中,但受利益驅使進入該行業的企業,將產生新增訂單。前者屬于growth order,后者屬于new order.
比如目前口罩行業,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做外貿的企業開始轉行做起來口罩生意。
正是因為終端產生了極大需求,促使上游的制造業和半路出家的企業都想來消化新增的市場需求。
終端是否產生了極大需求?
是的,而且是巨大的需求。我們通過google trends就能窺探到,口罩的需求達到最近5年的頂峰:
同樣,口罩產品作為一種終端產品,它的更上游產品,口罩機同樣達到了峰值。
所以大多行業的增長都源于終端市場的火爆。所以大多行業的增長都源于終端市場的火爆。
但遺憾的是,口罩是一種目前管控力度比較大的產品,雖然市場需求火爆,但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
首先推廣渠道被封鎖,谷歌ads,Facebook ads禁止刊登這類產品,亞馬遜/ebay等零售平臺下架口罩產品,連國際站也在整治沒有資質的供應商,因此推廣難度上極大。
其次,口罩出口政策多變,各國海關管控嚴格,清關難度大,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貨物無法順利出口或是清關,勢必產生較大損失。
再次,國內口罩產能已逐漸飽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口罩生產的隊伍,國內的口罩制造商開啟了價格戰,口罩的價格也是越來越低,最終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很多一次性口罩的利潤僅一毛左右,看著投入了幾百萬的設備,回本遙遙無期。
因此口罩看似是一種疫情時期非常不錯的產品,有巨大需求和利潤空間的產品,但在實際操作困難不小。
作為外貿公司和一些個人創業者,建議不要再碰口罩,賺錢的機會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大家都做的項目,往往是坑的可能性更高。相比于大家都盯著的口罩項目,在疫情期間其實還有很多產品可以偷偷賺錢。
前一段實際stackline發布了疫情期間電商的產品增長和衰退數據。
比如排名第二的bread machine。
我們先去google trends 看一眼趨:
也是最近五年的峰值。
再去瞅瞅產品的具體搜索量。
上圖搜量是十二個月的平均值,但實際上,在3月份以后,搜索量是達到了200萬
而產品關鍵詞的每次付費點擊價格非常低:只有1元左右。
這就表示,這是一款有巨大市場需求,高搜索熱度,推廣成本較低,且不限制推廣的熱門產品。
高熱度,低競爭,大市場,做這種產品不香嗎?
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
做外貿,有一個鐵律:
七分靠產品,三分靠運營。選擇大于努力!
很多人興致沖沖的做外貿,其出發點僅僅是手中有一些廠家資源,可能是自家產業,可能是親戚朋友的產業,自認為較大的價格優勢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只要產品一發布,客戶就會源源不斷找上門,但很多人被現實狠狠打了臉。
自2001年加入WTO后,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放開,讓我國的制造企業獲得了一波訂單紅利,即需求端的激增,讓上游的制造企業靠價格優勢獲得迅速擴張。這一時期,涌現出一批有能力有眼光的外貿人,通過一些平臺和渠道實現了財務自由,但紅利期不會永遠存在,將近20年過去后,中國制造的商品已經遍布全球,市場早已趨近飽和。同樣一款產品現在推廣和20年前推廣的難度和效果是天壤之別,且肉眼可見的。
中國有句話叫順勢而為,很多行業的需求端已經逐漸萎縮,即使你投入的推廣力度再大,也無法改變市場。
就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VR BOX
這種曇花一現的產品,市場需求端嚴重萎縮,企業如果不從“勢”的層面考慮,整天只知道給員工灌雞湯,宣揚個人努力,最終只能是一條路走到黑。
對于制造業工廠而言,轉型和創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經歷十幾年粗放式發展過后,我國各行業都達到了產能過剩的狀態,產品同質化嚴重,議價能力薄弱,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斷增長,利潤空間不斷降低。這個時候如果死守固有產業,將很難帶來出路,最好的辦法就是順應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
對于外貿公司和個人創業者而言,最大的優勢正是靈活。選擇處于需求上升的產品,客戶開發的難度更低,利潤空間更大。而對于B2B而言,先接單再下單的模式,中間商沒有太大風險,要做的僅僅是市場營銷而已。
所以當下甚至未來的外貿行業,機會依然有,只不過節奏更快,需要把握熱點,不斷的尋找風口,尋找上升期的產品,靈活的布局市場。熱門產品的生命周期將越來越短,但熱門產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只攥著某一種產品想做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選擇大于努力的時代正在來臨。
如何根據熱點賺快錢呢?
首先要找到熱點,通常C端產品的增長將導致B端的繁榮,因此可以從亞馬遜的數據中窺探趨勢,再配合google trends,google ads等分析工具,很容易發現增長點。
發現增長點后要做的就是盡快推廣,這對時效性要求非常高。
通常終端爆發式增長的時期維持不了太長時間,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讓客戶找到你是最大的問題。
主動營銷無疑是這一時期立竿見影的方式。
很多人想到主動營銷就會認為是郵件開發,或者社交媒體加好友。
這種方式無論從效率上還是精準度上都太差。
精度上最好的方式是采用搜索廣告,投放你產品的關鍵詞廣告,通過關鍵詞觸發高意向客戶,適合采用google ads的搜索廣告進行投放。
如果你的產品是有一些科技感,并且大家不是很熟悉的產品時,采用視頻展示廣告將是更好的主動營銷方式,推薦使用google display ads或者Facebook/ins/youtube廣告。
這些方式在需求上升階段的競爭程度并不激烈,搜索廣告的付費點擊價格通常在1-2元左右,展示廣告的CPC更是只有幾分錢左右。因此前期推廣成本很低。
市場開發階段,客戶必定是先到先得,等市場基本飽和再想去挖墻腳的時候,付出的成本將是數倍。
早期開發出的客戶,必定有較高的利潤空間,起碼可以維持2-3年的生命周期。這期間基本上是躺著掙錢的階段,等2-3年后,越來越多的國內供應商想來分一杯羹,這時候你已經賺的盆滿缽滿,讓他們去當接盤俠,你再去開發新產品就行了。
講到這,大家有沒有發現,外貿B2B實際上是一種輕資產,可復制的模式。一個專業的外貿團隊完全可以同時操作好幾多個項目。外貿公司沒有必要只選擇一種產品走到黑,產品越豐富,機會越多。
當然在執行上有很多的細節,涉及到的知識也比較多,但只要經過學習和實操,并不難掌握。我正在籌備一個外貿聯合運營中心,希望能和更多優質的制造企業對接,為我自己以及有能力的外貿公司和個人提供更多可選擇的項目,實現強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