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讀這篇文章之前呢,想先給大家提個醒:這一章的內容是適用于所有大小的團隊的。不管你是一個人的團隊(苦逼的孩子白天要管銷售,只能晚上趕內容),還是可以坐滿一整層樓的大團隊。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一章要占用你太多資源或是時間的話,你可以先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等有時間有精力了再來看(是真的要在來看,而不是放在那里吃灰),或者省掉一些步驟,總之,怎樣適用就怎么用。
我們之前說過的,以及接下來要說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這也不是說是要大家立刻就按照這里說的來做,所以大家不用著急。
如果我們說構思很有趣的話,那創作只會更有趣。當然了,誰還沒寫過些東西,但是我們現在說的內容營銷的創作這個階段,就是見證我們千辛萬苦想出來的好點子開花結果的時刻。
在寫東西之前,我們首先要設立一個目標。
1. 設立內容目標跟傳統營銷廣告差不多,我們的內容營銷也要圍繞我們的營銷目標來。這個目標一般是從吸引更多的流量到直接增加銷量這個范圍內。
總之,目標要合理,不能太不切實際。比如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在下幾個季度之前增加20%的自然流量。
一旦我們設立好目標之后,我們所有的內容都要為我們的目標服務??偠灾仍O目標,再做內容。
2. 制定內容計劃設立好目標之后,接下來我們就要制定計劃。
我們制定內容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對的地方展示對的內容。沒有什么內容,是對所有平臺都適用的。
我們知道,社交平臺的內容跟博客不同,博客內容又跟網站內容不同。所以我們要對不同的受眾,發送不同的內容。
社交平臺內容現在全球使用社交的平臺的用戶超過26億,所以我們還是很有必要針對這個做內容的。而且,還有我們社交平臺上的粉絲,也就是說,有人對我們的內容是很期待的。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不同社交平臺內容應該怎么做:
Facebook:針對Facebook,我們可以通過Facebook小組來建一些小社區。我們可以在社區里面發一些問題,或是視頻。在社區里,這類帖子是最容易獲得互動的;
Instagram:Ins最好是發一些高清的照片或是有簡單字幕的小視頻。用些Hashtag也很不錯,還有現在的快拍精選(Story現在的互動性真是很高呢),這些都是可以增加粉絲互動率的內容形式;
YouTube:YouTube是由13億用戶的大佬,這里比較受歡迎的視頻有很多是一些演示類的,或是產品測評以及教育性的視頻;
3. 編排日程表做好計劃之后呢,再來整理一下思路,分配一下工作。
有些小伙伴是不是覺得創造性跟組織性是不能共存的???他們其實是可以互補的,一個切實可行的日程表能讓我們的作者有足夠的時候和空間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如果是剛剛開始的話,我們的這個日程表可能會看起來稀稀拉拉的,但是…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如果沒有日程表的話,大家可能會熱情滿滿地去創作大家都喜歡的內容,但是有些比較惱人的板塊可能就沒人做,比如“關于我們”板塊。
這個板塊超級重要啊,如果沒有清楚的日程表的話,我們可能到deadline了才會發現,沒人做這個。
對于這樣的情況,老板會怎么想?
只要日程表能夠滿足我們創作的需要,那他就是一個好的日程表。而且我們還要記住一點,我們的日程表是要能靈活變通的。比如說有個更新更好的點子出來了,或是有哪個小伙伴退出了,這種時候都是需要改變日程表的。
編輯日程表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反正你覺得哪種好用就用哪種。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就是一個日期表,哪一天,做什么,誰做。不想那么麻煩的話,就直接用馬克筆寫在日歷上吧,一樣的。
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但是如果團隊要做不同品牌,或是什么比較復雜的內容的話,我們是可以多加一些信息進來的,包括類目,作者信息,內容類型,社交平臺推銷或者其他別的需要的信息。
真正復雜的編輯日程表更像是內容創建/編輯日程的綜合體,其中包括了創建和發布內容的每個步驟,并且記錄了所有這些所需的時間。
如果我們負責的內容需要很多團隊,并且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日程表是非常有用的。
不管我們是用Excel還是Google Doc,都沒關系,只要能讓大家隨時看得到這個表就很OK。比如這種
一個復雜日程表可以覆蓋特別多的內容,甚至是從構思開始,到創作,到法律審查,到出版完成,全都可以覆蓋。
如果我們的內容要覆蓋的地區比較廣的話,比如不止一個大洲,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日程表來確保我們的幣種充足,發布時間,甚至是地方話俚語。
4. 內容管理表除了編輯日程表之外,我們還需要內容管理表來保證我們的內容質量和準時。
內容管理表是記錄誰負責哪些內容?誰來評估內容的表現?內容是否時新?誰來決定要更新一篇文章,還是刪掉?誰負責設計以及優化團隊工作流程?誰來選擇以及管理內容管理系統?
這些單個的問題總的來說,可以分成兩大塊:日常維護以及整體策略。長期來說,有一個內容管理表可以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整個過程的走向。
5. 找作者好了,我們現在日程表都有了,負責每個步驟的人也都分配好了。那誰來寫內容?我們可以跟freelancer合作或者是直接找公司固定的作者。
那哪個比較好呢?我們來看一下比較圖。我認為自己家的作者還是要好一些的。
有時候確實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了偶爾跟某個領域的專家合作的好處,因為他們是在行業有知名度以及很多粉絲的。
不管是跟哪一種作家合作,我們都是可以要求他們專業一點的,包括交流啊,酬金啊,deadline啊等等。
在有些行業里,guest 作者會給寫鏈接文章的。如果是真的的話,就等著偷笑吧。
不過我們還是要記住,我們最后要付的酬金就是我們最大的籌碼來要求作者寫出我們想要的內容。(比如給他們設定deadline)
6. 幫助創作內容的工具互聯網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有太多太好用的工具了,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我個人最喜歡的每個步驟的工具
編輯日程表對于編輯日程表,我們之前也說過,我們喜歡怎么來就怎么來,excel也好,Google Doc也行。但是我最喜歡Trello:https://trello.com
因為Trello可以在卡片上添加很多信息,而且可以直接拖動卡片放到不同的欄里。但是Trello比較適合沒有設置具體時間的日程表。
如果是有具體時間的日程表呢,大家可以用Google Calendar:
https://calendar.google.com/可以在具體時間上,添加具體任務,還可以設置提醒哦。
內容形式我們的內容不一定都要是純文字。像視頻,Google+ ,PPT等都是很有趣的內容形式。
我們要記住,不是所有的受眾都會喜歡閱讀文本內容,有些可能會更喜歡視頻或是互動類的內容。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要把文本的形式多樣化。
做視頻的工具推薦 telestream:http://www.telestream.net
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創作,獲取,轉碼,加字幕,檢查,上傳視頻等等,而且同時還能保證視頻的清晰度。
Google+ ,大家在接觸客戶的時候肯定都會用到的,所以現在就不過多贅述了。我們再來看看做PPT的工具。
HAIKU DECK: https://www.haikudeck.com/這個網站會給我們提供很多很多簡單精美的PPT模板。
插畫跟我們內容相關的,或是能起到一點補充性作用的插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傳達我們想要表達的觀點。比如數據表格圖片,要比文字有說服力多了。
比較好的圖片,能給讀者傳達比較適合的思維模式,也可以避免一大段一大段文字帶來的壓抑感,所以我們的內容讀起來就會更容易。
如果我們沒辦法自己設計圖形,加一些其他相關的圖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容易的。比如:用Skitch截個圖:
https://evernote.com/intl/zh-cn/products/skitch或者用Pixlr修下圖(我相信大家對修圖都不陌生的):
https://pixlr.com/要是有小伙伴比較喜歡有自己的風格呢,可以用Canva:https://www.canva.com 來定制你自己的圖像哦
或者最簡單的,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圖(要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版權)。比較好找圖的比如
Morgue File:
https://morguefile.com/Free Images:
http://freeimages.com/還有Flicker’s Creative Commons:https://www.flickr.com
不過我們也不要只局限于數據圖,我們還可以加動圖啊,問卷調查啊甚至是互動時間表。只有你想不到的。下面還是,給大家介紹實用的工具:
動圖:
https://ezgif.com/問卷調查:
http://www.pollsnack.com/互動時間表:
http://timeline.knightlab.com/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是什么,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時間表呢,就是把某個事件,或是某個人的始末故事按照時間,圖片串聯起來,跟PPT差不多的,但是比PPT高級很多。
像這樣,在我們做“關于我們”或是“品牌故事”這些板塊的時候這個形式是非常吸引人的。
介紹完了這些工具,那我們要怎么知道什么地方用什么形式的內容呢?要確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這些受眾是處在漏斗營銷的哪個層面?
對受眾來說要理解這些內容難度大嗎?
我們之前建立的受眾原型一般上網喜歡干嘛?
我們可以持續性的做那種形式的內容?
做這個形式的內容的話,我們能做出高質量嗎?
作者:顧小北B2C(
顧小北的B2C博客,微信公眾號:
guxiaobei365)是跨境電商領域權威的B2C營銷專家,擅長SNS(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Twitter,YouTube等一系列社交營銷),SEO,Amazon,分享跨境電商經驗以及心得??伤阉魑⑿殴娞?b>小北的夢囈,關注更多資訊。
本文由 @顧小北原創發布于知乎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