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外貿易活動中,出口方提供給進口方商業信用后,由于進口方自身、交易過程中涉及的第三方或者進口方國家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出口企業無法按期按量地收回貨款所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出口信用風險主要表現為海外買家信用風險(海外買家拖欠、拒收、破產風險)、海外銀行信用風險以及國家政治風險。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大量銀行和企業倒閉,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出口信用風險明顯加大,出口壞賬也隨之迅猛增長,出口貿易壞賬損失率從2008年的0.61%急劇上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1.90%。幢1金融危機下,出口信用風險已成為出口企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出口信用風險主要包括風險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商業信用風險和政治風險。商業信用風險主要包括:買方因破產而無力支付債務、買方拖欠貨款、買方因自身原因而拒絕收貨及付款等。而政治風險一般包括進口國戰爭暴亂外匯管制限制進口,撤銷許可證等國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