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在外貿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為穩定我國外貿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外貿出口領域,涌現出一批活躍的跨境出口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的速賣通、敦煌網、蘇寧國際、大龍網、蘭亭集勢、中國制造等。
以阿里巴巴速賣通、蘇寧國際、敦煌網、大龍網為代表的外貿電商的崛起,實現了中國出口企業加速轉型和升級,擴大了海外營銷模式,提升了我國本土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出口模式的轉型,從而對保持外貿穩定持續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eBay在北京發布的《大中華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產業地圖》顯示,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快速增長,并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中心。廣東、香港、上海、浙江、北京、臺灣、江蘇和福建分列交易總額前八位。同時,新興市場的發展給賣家帶來可觀的增長機遇。伴隨著速賣通、亞馬遜、Lazada、 FlipKart、eBay在全球新興市場的開拓和發力,大中華區跨境電商在以阿根廷、以色列、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也面臨海外推廣難、品牌效應弱、企業信用低等眾多問題。
與國外電子商務行業相比,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起步較晚,大部分中小型外貿企業長期以代工生產為主,沒有自主品牌,不掌握國外銷售渠道,無法準確把握海外市場環境,也很難詳細了解海外消費者習慣及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品牌建設和海外推廣力度落后于全球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
同時,中國跨境出口電商企業的海外推廣一直存在投入產出比較低的問題。大部分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只能借助電商交易平臺,繳納費用成為會員獲取額外增值推廣服務,以及通過搜索引擎優化及搜索引擎關鍵詞進行推廣。但無論采用交易平臺廣告還是搜索引擎推廣方式,盡管企業投入的成本持續增加,但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兩點。第一,進入跨境電商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海外營銷及推廣的資源競爭激烈,營銷及推廣成本會不斷上升。第二,我國大部分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缺乏自主品牌,過于依賴外部渠道,很難掌握客戶資源,需要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
跨境電商的經營主體大致分三類:一是自建跨境電商銷售平臺的電子商務出口企業;二是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出口的企業;三是為電子商務出口企業提供交易服務的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出口方式主要有B2B和網絡零售兩種模式(B2C)。
跨境B2B模式包括大額線下批發模式和小額線上批發模式兩種交易模式。大額線下批發模式主要是傳統制造業、商貿企業、經紀人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制造網和環球資源網等平臺發布產品信息,開展大額國際貿易批發業務,采用一般貿易報關的方式進行通關申報,并通過集裝箱海運完成貨物配送。報關主體一般為外貿公司或貨代公司,報關需準備發票出口核銷單等一系列報關文件,可進行退稅結匯。
小額線上批發模式主要是傳統制造業、商貿企業、經紀人通過敦煌網蘭亭集勢等網站發布產品信息,通過網絡結算方式實現小額國際在線支付交易業務。
網絡零售模式(B2C)主要由跨境網商、商貿企業等,通過第三方跨境平臺、國際社交網站或自建跨境網站如:阿里速賣通、米蘭網、蘭亭集勢、大龍網和走秀網等,以在線零售的方式將產品直接售往全球終端消費者。由于小額線上批發和網絡零售兩種模式訂單碎片化特征明顯,以小包裹小訂單為主,主要采用商業快件和個人行郵等非貨物貿易方式,通過航空物流運輸的方式通關運輸,報關主體多為郵政快遞公司,不交稅不退稅在海關新政策出臺后,試點城市出口業務規模較大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在海關備案后,可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憑三單即電商企業的報關單支付企業的支付清單和物流企業的物流運單,辦理出口商品的通關手續,享受出口退稅結匯和高效通關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