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香1982年轉業到北京第一針織廠,先后在廠辦、組織科從事行政、黨務工作,對針織和服裝業務了解不多。而軍旅巾幗的那段特殊經歷,使她全身上下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為了熟悉生產,她主動要求從廠部調到成衣車間工作。這一步,為她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業務基礎。一塊布料做成一件精美服裝的過程,也充滿著自我塑造的樂趣,她從中體會到:凡事要用心、要投入。
n 1993年,銅牛進出口公司的前身u2014u2014北京第一針織廠進出口部成立,馮桂香出任進出口部經理,她的手下只有7個人。她意識到,這回她要u201c裁剪u201d的不再是具體的服裝而是國際服裝市場。 她還是那股勁:用心,投入,不服輸,也正是這股勁,成為了她的u201c神剪u201d。
n 她的第一剪,當然是找客人、找市場。自營外貿企業長期沒有資格參加廣交會,也沒有做歐美等配額地區市場的資格。為此,她只能和同事們一起揣著資料樣品,蹬著自行車到各大商社一家家敲門。如今回想起來,真可謂萬事開頭難!第一年,他們實現了年創匯80萬美元。照今天的標準,80萬美元也許不算多,但在當時真是如獲至寶。歐洲軍服訂單是他們拿到的最大訂單。為實現中標,馮桂香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公司領導、專業技術人員、各分廠負責人組成的攻關小組。經過多次試驗、打樣,客商提出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4項近乎苛刻的高難度技術指標,均一一達到。最終,他們得到了這個訂單。同時,他們利用已獲得的紡織品被動配額招標資格,千方百計爭取配額,保證合同的正常履行。這個訂單每次簽單3年,在銅牛連續做了12年,年實現外貿收購值最高達到2000多萬元人民幣,成為當時企業外貿生產的半壁江山,充分體現出銅牛在外貿接單、經營管理、技術質量上的真正實力,實現了銅牛集團開拓國際市場的重大突破。
n 從1994年至1998年,進出口部的出口創匯以100萬、300萬、500萬、700萬、1000萬美金的速度遞增。1998年銅牛集團組建后,馮桂香任銅牛進出口公司總經理。u201cTOPNEWu201d(銅牛)成為了外商首選的供貨商,出口創匯發生了u201c質u201d的飛躍,從1998年的1000萬美金,到2005年進出口總額達到7000萬美金,銷售收入3.8億元人民幣,營業額占到整個銅牛集團的50%,為銅牛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n隨著市場的打開,馮桂香下剪的勇氣也在不斷增大,手中之剪變得日益靈活。然而,第一剪的執著與驚險卻永遠刻在了公司的創業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