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采購是在全球背景下資源配置進行優化組合的趨勢下整合配置出來的,全球公司進行資源配置,他們的銷售體系、采購體系、供應體系都形成了全球化供應的格局,特別是很多國際企業、國際學術界都在倡導在供應鏈概念下全球的運作體系、采購體系和這種合作的關系。這是全球采購在全世界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之所以這樣多的國際企業或者跨國公司對中國的市場,特別是對中國的商品感興趣,愿意到中國來進行采購,更關鍵的原因在于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內存在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和非常優秀的價格優勢,還有高質量的產品,在吸引著這些跨國公司來中國采購商品,促進中國的商品出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和背景。
面對這樣一種形勢,首先中國企業應該了解這些跨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運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采購。一般地,這些跨國公司在進行全球采購活動中有以下幾個方式:
第一種方式,以那些制造企業為核心的全球的采購活動,比如說通用電氣,通用汽車等等一些技術密集型或者品牌非常響亮,具有國際品牌的,或者是具有很大資金優勢的跨國公司,他們作為采購龍頭來主導采購體系和采購市場。對于中國企業來講,很多是為這些企業提供一些配套性的產品,比如說汽車配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采購方式。
第二種比較重要的采購方式,是以貿易企業為核心的全球采購體系,在國際上很多大的企業或者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在采購活動過程當中,由于要把自身的資源集中在一些核心的領域里,所以這些企業很多的采購活動目前都采取了外包的方式,承擔這種采購外包的市場主體,往往是那些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活躍的貿易企業。第三種是以大型零售集團為核心的采購活動,這些大型的跨國零售巨頭近幾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們采購的商品更關注的是國內非常有優勢的快速消費品和勞動密集型的各種產品,比如服裝、鞋帽、食品等商品。這些商品通過跨國零售巨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流渠道,特別是主流的零售渠道中去,這個對中國出口是有非常重要影響的。過去中國很多的產品出口依托原來傳統的國有的貿易企業,或者是企業的自行出口往往不能進入一些主流的渠道,只能進入一些街邊市場或者是其它的市場,而這些跨國零售巨頭使中國很多企業的商品進入到這些正規的渠道中去。
還有一個形勢是以專業采購組織和經紀人為核心的跨國采購體系,中小企業為了獲得最佳商品的供應和最佳零售品供應,委托一些經紀人或者是一些專業的采購組織來為他們進行服務。目前,這些經紀人和采購組織,在國際上更為流行的運作方式是通過網上采購,特別是集合眾多中小企業的采購要求,到中國或者是到一些低成本的國家進行采購。
中國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產品、自身的需求來尋求可能合作的對象,來進入到這些不同類型的跨國網絡采購體系當中。
近一兩年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采購有了迅速的發展,像GE的全年采購額大概有10億美元,沃爾瑪在去年大概有20億美元,另外還有很多其它的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采購中心,或者采購部或者是貿易公司,或者是辦事處,通過這樣一些機構在中國進行采購活動,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特別是圍繞著這些發達城市所形成的制造業基地,比如像珠三角,跨國公司主要是在這里采購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和電子產品,在長江三角洲,包括一些大的電子類商品,還有一些制造業的商品,包括汽車零配件等等,在長江三角洲一帶也有非常好的表現。當然,在其它的有比較集中的制造業體系和配套生產能力的區域里,這種跨國公司采購的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
與此同時,一些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國企業,比如說像家電行業,或者說信息產業里面的一些企業,他們也開始向國外企業學習,采取一定的采購方式,目前他們的規模都比較小,缺乏國際運作手段,缺乏雄厚的資金實力,特別是缺乏跨國采購人才,因此中國的跨國采購活動還處于摸索階段,更多的是通過貿易公司直接進口,或者是通過和跨國公司之間直接的談判來進行采購,這是全球采購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下, 中國企業要想走出國內市場,進入國際市場,特別是進入這種全球的供應鏈,由于受到國內企業自身條件的影響,尤其是國內企業還沒有樹立很好的國際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建立良好的信譽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要建立非常好的采購渠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對大多數企業而言,目前最現實的選擇,就是靠跨國大企業提攜。通過這種運作方式成為最基本的供應商,和這些跨國公司建立這種長期合作的或者是聯盟的關系,這是最高階段,進入到全球供應鏈當中,這是中國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所以目前中國企業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尋找跨國公司對供應商的要求、標準、操作程序的要求等等,通過這些要求慢慢的融入到全球供應鏈當中去。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可以尋找一些優勢資源、優勢產品,雖然限于自身的條件不可能完全做到像跨國公司那樣來建立自己的采購體系,但可以運用一些現在國際上非常通用的手段,比如說通過國際上的這種專業貿易商和供應商來建立自己的采購體系。通過建立和國際上的企業和跨國公司之間的網上的聯系,來實現企業的采購目的,這是中國企業在應對全球采購的浪潮的戰略選擇。
中國過去的出口主要依賴于傳統的貿易企業和企業的自營出口。這個自營出口在目前這種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對中國的出口可持續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影響,而這種跨國采購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或者是一個更大的市場空間。在這個階段,中國政府應該幫助中國企業進入到全球市場中去,進入到全球采購網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