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紀,中國對鴉片的需求十分之高,而在1773年,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鴉片貿易的獨占權。但由于東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運送鴉片到中國,所以在孟加拉生產的鴉片要先在加爾各答出售,再在那里運到中國。
盡管中國政府一直禁止鴉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煙,但公司仍從孟加拉透過貿易商和仲介走私鴉片到中國廣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達900噸。鴉片源源不絕的輸入中國,使中英貿易形成了龐大的逆差,盡管中國輸出茶葉和絲綢,仍未能阻止白銀大量流出的問題。在1838年,當時鴉片輸入中國的數量高達1400噸,中國不得不對走私者處以死刑,并派出欽差大臣林則徐監督禁煙。禁煙與日后的銷煙引發了1840年鴉片戰爭,最終使中國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七年戰爭的結果是法軍戰敗,這挫折了法國的帝國愿望,也削弱了法國境內工業革命的影響。總督羅伯特·克萊芙在印度獲得了一次出奇的勝利,戰敗了那里的法軍,重占圣喬治堡。在1763年的巴黎條約中法國在印度的勢力僅限于本地治里、馬希、雅南等幾個沒有武裝的貿易點。雖然這些小貿易點在此后兩百年中保留在法國手中,但法國對印度土地的愿望被打破了,對東印度公司來說這消滅了它的一個大的經濟對手。相反的,東印度公司此時擁有一支有紀律、有經驗的軍隊,它得以從其在金奈的基地出發不受任何其它殖民強國的影響保障其從孟加拉到加爾各答的利益。
但是當地統治者依然反抗東印度公司的統治。1757年克萊芙在普拉西戰役中擊敗了法國支持的最后一支反抗力量。這次勝利卻使得英國與莫臥爾帝國之間的關系變壞了。在奧郎澤布皇帝被廢黜后,莫臥爾帝國已經處于分裂過程中。在與公司作戰敗績后,莫臥爾皇帝放棄了對孟加拉、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的統治。克萊芙由此成為第一位英國在孟加拉的總督。傳奇的邁索爾國王提普蘇丹也為英軍提供了一些煩惱。他是法國的同盟者,在四次英國-邁索爾戰爭中,他繼續反抗東印度公司的統治。1799年英軍占領邁索爾,提普蘇丹被殺。此后公司繼續逐漸削弱當地的反抗勢力,占據了孟買及其附近地區。在這些戰爭中,阿瑟·韋爾斯利,后來的第一代威靈頓公爵,初露鋒芒,這是他通向半島戰爭和滑鐵盧戰役的道路的起點。這樣英國占據了整個南印度、東印度和西印度。最后的阻力來自北部德里、奧德、拉杰普塔納和旁遮普的地方勢力。公司通過施加壓力、挑撥離間、提供可疑的保護等手段有效地防止了這些公國聯合抗英。從1757年到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東印度公司不斷加固其統治,它變得越來越象一個國家,而不象一個貿易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