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MU)(原上海海運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以航運技術、經濟與管理為特色的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文學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于上海,1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公學)船政科開創了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吳淞商船學校,1928年更名為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59年交通部在滬組建上海海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1959年交通部在滬組建上海海運學院。從2000年開始,學校實行由上海市和交通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體制。2004年教育部批準上海海運學院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 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家航運事業發展,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上海海事大學主體搬遷臨港新城。2004年11月19日,新校建設破土動工,并于2008年10月建成。校園占地面積133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率52%,水域面積8萬平方米。新校區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設施將成為學校更好地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中國和世界海運事業發展服務的一個新的平臺。
2009年,中國高等航海教育和上海海事大學迎來她們的百年華誕,歷經百年的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于上海。根植于這片沃土的上海海事大學,繼往開來,源遠流長。同年9月23日,吳淞商船專科學校200余名校友齊聚上海海事大學新校區,隆重紀念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之源u2014u2014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建校100周年。會后舉行了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之源u2014u2014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建校100周年紀念碑揭幕儀式。該紀念碑象征著中國航海教育之源u2014u2014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的百年歷程。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MU)(原大連海運學院)
1960年,大連海運學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3年周總理親自批示大連海運學院航海類專業學生實行半軍管;1983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國際海事組織(IMO)在學校設立了亞太地區國際海事培訓中心;1985年設立世界海事大學大連分校;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江澤民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97年,被國家批準進行u201c211工程u201d重點建設;1998年,學校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國家港務監督局和挪威船級社(DNV)的認證,成為我國第一所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DNV三個認證規則證書的大學;2004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的評估檢查,并獲得優秀;2006年,原交通部、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就支持加快大連海事大學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達成了共建協議。通過不斷地建設和發展,學校在辦學規模、辦學層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類院校的前列。
(2000年原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并入)
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專業由2000年5月27日原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海上專業并入,原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是交通部直屬的一所具有50多年辦學歷史,水陸并舉、河海兼顧,面向交通全行業的綜合性交通大學。
(1994年原集美航海學院并入)
集美大學航海教育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 1 9 2 0 年創辦的,辦學 80 多年來,在國內以及東南亞地區頗具影響。 1994年10月由集美學村原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五所院校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