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計算市場風險的方法主要是在險價值(VaR),它是在正常的市場條件和給定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interval,通常為99%)上,在給定的持有期間內,某一投資組合預期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或者說,在正常的市場條件和給定的持有期間內,該投資組合發生VaR值損失的概率僅為給定的概率水平(即置信水平)。
計算VaR的方法主要包括方差一協方差法(Varianceu2014Covariance Approach)、歷史模擬法(Histor- ical Simulation Method)和蒙特卡羅模擬法(Monte-Carlo Sim-ulation)。
方差一協方差法是假定風險因素收益的變化服從特定的分布,通常假定為正態分布,然后通過歷史數據分析和估計該風險因素收益分布的參數值,如方差、均值、相關系數等,然后根據風險因素發生單位變化時,頭寸的單位敏感性與置信水平來確定各個風險要素的VaR值;再根據各個風險要素之間的相關系數來確定整個組合的VaR值。當然也可以直接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整個組合(這里的組合是單位頭寸,即頭寸為1)的VaR值,其結果是一致的。 公式中表示整個投資組合收益的標準差,σi、σj表示風險因素i和j的標準差,ρij表示風險因子i和j的相關系數, xi表示整個投資組合對風險因素i變化的敏感度,有時被稱為Delta.在正態分布的假設下,xi是組合中每個金融工具對風險因子i的Deka之和。
歷史模擬法以歷史可以在未來重復為假設前提,直接根據風險因素收益的歷史數據來模擬風險因素收益的未來變化。在這種方法下,VaR值直接取自于投資組合收益的歷史分布,組合收益的歷史分布又來自于組合中每一金融工具的盯市價值(Markto Market value),而這種盯市價值是風險因素收益的函數。具體來說,歷史模擬法分為三個步驟:為組合中的風險因素安排一個歷史的市場變化序列,計算每一歷史市場變化的資產組合的收益變化,推算出VaR值。因此,風險因素收益的歷史數據是該VaR模型的主要數據來源。
蒙特卡羅模擬法即通過隨機的方法產生一個市場變化序列,然后通過這一市場變化序列模擬資產組合風險因素的收益分布,最后求出組合的VaR值。蒙特卡羅模擬法與歷史模擬法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采用隨機的方法獲取市場變化序列,而不是通過復制歷史的方法獲得,即將歷史模擬法計算過程中的第一步改成通過隨機的方法獲得一個市場變化序列。市場變化序列既可以通過歷史數據模擬產生,也可以通過假定參數的方法模擬產生。由于該方法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因此應用上沒有前面兩種方法廣泛。
銀行市場風險銀行市場風險的概念市場風險實際上是由于利率、匯率、股票、商品等價格變化導致銀行損失的風險。顧名思義,市場風險實際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市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四大部分。由于我國目前銀行從事股票和商品業務有限,因此其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整個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風險。由于利率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匯率、股票和商品的價格皆離不開利率;同時由于信貸關系是銀行與其客戶之間最重要的關系,因此利率風險是銀行經營活動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在我國,由于經濟轉型尚未完成,市場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場化進程也剛剛起步,利率風險問題方才顯露。雖然以存貸利率為標志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基準利率市場化還沒有開始,影響利率的市場因素仍不明朗,而且市場仍然沒有有效的收益率曲線,利率風險將逐步成為我國金融業最主要的市場風險。
匯率風險是市場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走出國門投資海外,匯率風險也隨之增加。同時,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施以來,人民幣兌外匯的風險明顯上升。從2005年7月到2006年5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突破8元心理價位。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因素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作用會進一步加大,我國銀行業的匯率風險也將進一步提升,加強匯率風險管理和監管變得越來越重要。
國際清算銀行對市場風險監管的要求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只考慮了信用風險,而忽視了市場風險,尤其是對許多新的和復雜的場外衍生產品市場風險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但20世紀90年代一系列的重大風險事件使巴塞爾委員會意識到了市場風險的重要性,隨后加快了將市場風險納入資本監管要求范圍的步伐。1996年1月,巴塞爾委員會及時推出了u201c《資本協議》關于市場風險的修訂案u201d。該修訂案改變了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中將表外業務比照表內資產確定風險權重并相應計提資本金的簡單做法,提出了兩種計量風險的方法:標準法和內部模型法。巴塞爾委員會在1997年推出了《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至此,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一并成為銀行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1999年巴塞爾委員會又開始著手修改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2004年1月26日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用于替代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框架。新協議吸納了1996年u201c修訂案u201d和1997年u201c核心原則u201d中包括市場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的原則,將風險的定義擴大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各種因素,基本涵蓋了現階段銀行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以保證銀行資本充足性能對銀行業務發展和資產負債結構變化引起的風險程度變化具有足夠的敏感性。此時,市場風險因素充分反映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各項監管規定中。2005年11月巴塞爾委員會再次對1996年版u201c《資本協議》關于市場風險的修訂案u201d進行了重新修訂,更加明確和細化了市場風險的資本監管要求。 自1996年u201c修訂案u201d實施以來,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已經對市場風險管理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經過10年的發展,已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
市場風險的分類(1)重新定價風險重新定價風險也稱為期限錯配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價期限(就浮動利率而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這種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使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會隨著利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 (2)收益率曲線風險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形態發生變化,即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 (3)基準風險基準風險也稱為利率定價基礎風險,也是一種重要的利率風險。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據的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的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重新定價特征相似,但是因其現金流和收益的利差發生了變化,也會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 (4)期權性風險期權性風險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利率風險,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中所隱含的期權。
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的不利變動而導致銀行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匯率風險一般因為銀行從事以下活動而產生:一是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外匯交易服務或進行自營外匯交易活動(外匯交易不僅包括外匯即期交易,還包括外匯遠期、期貨、互換和期權等金融和約的買賣);而使商業銀行從事的銀行賬戶中的外幣業務活動(如外幣存款、貸款、債券投資、跨境投資等)。 (1)外匯交易風險銀行的外匯交易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為客戶提供外匯交易服務時未能立即進行對沖的外匯敞口頭寸;二是銀行對外幣走勢有某種預期而持有的外匯敞口頭寸。 (2)外匯結構性風險
股票價格風險是指由于商業銀行持有的股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的風險。
商品價格風險是指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各類商品的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的風險。這里的商品包括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某些實物產品,如農產品、礦產品(包括石油)和貴金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