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外貿易的經濟基礎
二、交通運輸條件的不斷改善
一、滇緬進口貿易的發展狀況
二、出口貿易實力的增強
三、邊民互市及朝貢貿易
對外貿易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早期對外貿易,還僅僅是物物交換的初級貿易形式,以所有易所缺,常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穩定性,交易商品也大多為供統治階級吃喝享樂的奢侈品,即所謂的奇珍異物之屬。由于從事這項交易活動具有豐厚的利潤可圖,因此,早期對外貿易在很大程度上為官方所壟斷,朝貢貿易成為十分重要的貿易形式。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民間貿易所占份額明顯上升,逐步從從屬地位變為主導地位。民間貿易的發展,不僅使早期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發生變化,而且也使對外貿易朝著等價交換、追求最大利潤這一完全意義上的對外貿易方向發展。這一貿易性質的變化,不僅有利于改變朝貢貿易重政治影響,輕經濟利益的現象,而且對于擴大對外貿易的規模,提高對外貿易效益也具有積極意義。就總體而言。早期對外貿易,不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十分有限,貿易活動半徑受到空間運輸距離的極大限制,貿易活動還僅僅局限于沿邊地帶及鄰國之間,貿易發展受到國家政權強弱、王朝對外政策、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條件以及國外市場對他國商品的吸納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但是,無論如何,云南早期對外貿易的興起與發展,對于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與繁榮發揮過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說云南是閉塞與開放的聚合體,u201c閉塞u201d是相對于地理因素而言的,u201c開放u201d則是其悠久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聯系使然。歷史上,云南是中國最早與世界開展經濟交往的地區之一,這無疑為后世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交往,發展對外貿易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