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活動與貿易環境的關系,是系統與環境的關系,兩者具有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因為,貿易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即在一定的外部環境條件下進行貿易活動,貿易主體必須以其內部條件去適應外部環境。因此,外部環境的優劣,會直接制約和影響著貿易運行的狀況。例如,不同的經濟管理體制,對貿易運行狀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我國過去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貿易部門的購銷方式以統購、派購和計劃銷售為主,商品流通渠道單一,嚴重地限制了貿易促進商品生產和繁榮城鄉市場作用的發揮。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之后,隨著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條流通渠道和少環節的商品流通體制的建立,使貿易走上了健康運行和發展的軌道,商品流通活了,市場隨之繁榮興旺。
貿易的規模和結構,主要取決于社會商品生產和商品消費的規模和結構。商品生產和消費的數量越大,貿易的規模也越大;商品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越合理,貿易結構也趨于合理化。
貿易經濟效益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多種因素,除了貿易自身因素外,還受外部環境制約和影響,包括國家的經濟管理體制、工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條件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狀況。一般地說,國家經濟管理體制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工農業生產水平高,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先進完善,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狀況好,貿易經濟效益就好。反之,則貿易經濟效益差。
但另一方面,貿易的運行和發展,也會反過來對其外部環境產生制約和影響。比如,貿易運行的優劣會影響到社會商品生產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貿易的發達程度不僅影響到市場的繁榮,而且影響著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貿易活動與貿易環境之間的這種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關系說明,貿易活動一方面要適應貿易環境的變化和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發揮貿易對環境的影響作用,通過貿易活動影響貿易環境的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