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為第55屆貿發理事會準備的文件談及國際貿易和貿易體系及區域貿易安排的發展演變。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體系正處于一個關鍵階段,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和發展和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等國際議定發展目標都是如此。到2015年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進程已過半,全球經濟當前現實,即經濟衰退初顯端倪、金融危機、糧食危機和能源與初級商品價格高漲、氣候變化及移民,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前景以及國際貿易體系均提出了挑戰。成功的多哈回合可在這方面作出巨大貢獻。在貿易新版圖內,充滿活力的南方的出現要求國際貿易體系作出相應調整。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崛起成為區域和全球生產與貿易的發動機,成功地從基于自然資源和勞務的生產轉向基于資本和技術的生產,并成為全球需求支柱。盡管此類發展引起了世界某些地區的一些不安,但充滿活力的南方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機遇。這還給南南機構和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潛力,以促進南南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此類演變極大地改變了國際貿易和貿易體系的動態發展,要求調整心態、政策和貿易體系,并要求拓寬經濟治理體系,以便更好地反映不斷演變的現實。多邊進程進展緩慢,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安排卻繼續增加,帶來國際貿易體系分割的風險。區域貿易安排加強了境內覆蓋范圍的深度。從而導致發展中國家在多邊貿易體系之下可用的靈活性與特殊和差別待遇在區域貿易之下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包括了低收入國家的區域貿易安排是新興現象。此外,亞洲和其他地區的新興較大發展中國家正越來越多地參與制訂與發達國家的區域貿易安排。區域貿易安排不僅帶來收益,而且還對多邊貿易體系具有內在的體制性影響。然而,討價還價能力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可能無法實現充分發揮作用的多邊貿易體系所提供的可能利益。
或許可以確認,盡管貿易協定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對于影響到實體經濟和人類需求的根本性的和深遠的全球挑戰,僅協定自身不足以全面有效地應對。貿易政策和貿易體系必須在更廣泛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內運作。因此,全球經濟治理不同層面和體系之間,即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各級以及在發展、貿易、投資、金融、貨幣政策和技術方面,必須增強一致性。發展觀點應貫穿所有部分內容。在這方面,應探討以u201c非常規u201d發展觀點和團結一致為基礎的創新國家、區域和全球合作機制,尤其是在能源和糧食安全方面。政府可發揮突出作用,作為扶持國家采取積極政策。南南、北南和北北的區域,全球和政府間合作可發揮重要作用。此類政府間合作可動員非國家行為者,特別是公司方面的行為者,包括在解決市場扭曲性和反競爭做法方面合作,促進公司行為者的問責制,以便發展中國家生產商和消費者利用貿易自由化。也許應就多邊貿易體系運作的方式方法進行認真反思。由于世貿組織的成員國已達到153個,各項協定似乎比以往更應充分考慮到各國不同的利益和優先事項。成員國更加多樣化,包括在發展中國家中,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總體計算談判平衡的復雜性。還需要確保增強談判中從下至上和成員推動辦法的包容性和透明度。盡管存在這些挑戰,多邊貿易體系仍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核心支柱,并在推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結束多哈回合并達成以發展為導向的平衡結果,加上貿易援助的宏大目標,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是不可或缺的貢獻。關于區域貿易安排,文件指出,區域貿易安排正在迅速增加,帶來更多的發展和體制方面的影響。到2007年,向世貿組織通報的區域貿易安排有385項,其中197項已在實施。近期主要是雙邊協定在迅速發展。美國已根據2002貿易促進授權強化了雙邊辦法,并締結了11個區域安排,包括與韓國的協定,這是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后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最近歐盟新戰略的重點轉向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非傳統伙伴。近期區域貿易安排已加強深化了境內覆蓋內容,包括競爭、投資和政府采購等多哈回合沒有處理的問題,同時其他一些具有體制影響的問題仍沒有解決,例如農業補貼。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參與區域貿易安排,這意味著區域貿易安排中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增加,包括監管和機構合作與發展援助。非加太集團和歐盟一直在談判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此作為可持續發展、消除貧困和區域一體化的手段。
世貿組織授予歐盟科托努優惠的豁免到期以來,締結了一些全面和暫行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35個非加太國家草簽了協定,其中包括加勒比區域草簽一項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保留現有市場準入條件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動機之一,其中許多國家嚴重依賴于容易受到科托努優惠損失影響的出口產品,包括牛肉、砂糖和香蕉。暫行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通常規定非加太國家在15-25年內對80%左右的進口和產品逐漸實行自由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方對《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24條中u201c實質上所有貿易u201d要求的理解,盡管這一措辭尚無議定定義。非加太集團長期以來一直呼吁改變該條款的參數,以便允許在更長的期限內實行更低的市場開放程度。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的第三方最惠國待遇條款對南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可能威懾作用提出了關注。巴西在世貿組織質疑該條款是否與授權條款的精神相容。其他大多數區域尚有待在2008/09年談判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這一時間限制以及問題的復雜性,凸現了能力方面的限制,尤其是非加太集團的非洲國家。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將規定一個綜合范圍,涵蓋服務、電子商務、投資、競爭、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和個人資料保護。服務條款可能要求作出更深的承諾,包括非服務業投資的自由化。以真正促進區域一體化進程的方式,將現有雙邊和次區域暫行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轉為全面的區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一項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