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營銷的環境因素很多,其中員主要的是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
國際市場的政治法律環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政黨與政府的類型
政黨有兩黨刺、多黨制、一黨制、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政府的類型,主要取決于公民表達其意愿的程序,以及公民意愿對政府的影響程度。一般來說,存在兩類型的政府,這就是民主制和集權制。不同類型的政黨、政府,會采取不同的經濟政策,有的采取自由貿易政策,有的采取限制貿易政策等。
2.政局的穩定性
從事對外營銷的企業,都要卜分重視政局的穩定性,穩定性直接影響經濟政策的長期性。
3.民族情緒
各個國家和民族都不同程度存在民族主義情緒,具有民族優越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如果民族情緒很強,有可能認為外國企業的產品是對本民族的威脅,從而產生抵制外貨的風潮。因此要特別注意了解各國的民族感情。
4.法律環境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統一的國際商法,而且國與國之間法律極不相同。例如專利法、商標法、競爭法、廣告法、投資法、商檢法以及保護消費者的法令,都不一致。企業在進行對外營銷時,既要了解本國的法令,也要了解營銷國的法令。如果發生糾紛,取決于兩國間任何一種法律,但到底適用那一種,最好在經濟合約上寫明受何種法律裁判。
經濟環境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國民收入水平
國民收入是市場規模和市場潛在需求分拆的重要條件。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用來測量一因的市場規模,尤其對生產資料市場,這一指標的代表性較高。國民生產總值高,反映這個國家市場規模大:反之,反映著這個國家市場規模小。
2.經濟發展階段
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市場的需求。就拿生活資料來說,經濟發展階段高的國家,在市場銷售方面,就特別強調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這就要求廣告和銷售推廣活動及質量競爭多于價格競爭。而經濟發展階段低的國家,比較側重產品的功能及實用性,同時,價格因素比較重要。
3.經濟技術結構
經濟技術結構是權循生產技術水平來分析各國的市場情況。經濟技術結構對生產資料市場的影響最大,而且也最直接。
4.家庭收入和消費支出的構成
家庭收入與消費支出構成對生活資料市場影響較大,因為消費品的購買往往以家庭為主。
5.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制約著國際市場的經濟狀況。經濟危機呈周期性,因此國際市場情況也呈周期性變化。
6.地理因素
各國的氣候、人口分布、自然資源等地理因素,對國際市場的營銷也都有直接影響。氣候的種種特征,象溫度、濕度、雨量等與產品設備的使用都有密切關系。
各國社會文化環境差異極大,但大體包括六個方面的共同內容。
1.宗教信仰
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從而導致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模式,而且宗教節日前后的需求也會大起大落。同時,宗教組織本身既是大型的集團購買者。又是教徒購買決策的重要影響者。某些宗教禁忌影響著人們的消費結構和購買行為。從事對外營銷者必須清楚地明白這一切。
2.教育水平
教育水準與營銷活動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教育水平較高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較高,對新產品的鑒別能力較強,購買時的理性程度也比較高,不容易受文字季宣傳的影響。再者,如果廣告與廠牌翻譯不妥,會成為笑柄,引起他們的厭惡,成為打開銷路的障礙。
3.語言
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工具,協議、合同、談判、通信、廣告等,都涉及利用語言溝通的問題。同時,語言充分體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標志著各國問的差異。例如英語u201c百事可樂使際恢復活力u201d的廣告語,在德語中會有從墳墓中活著出來的意思,如果用它在德國作廣告詞,定會產生事與愿違的副效應。所以,準確理解和使用一個國家的語言,對從事國際營銷十分重要。
4.家庭制度
妻子是從屬地位,還是夫妻平等,家庭中由誰來決定家庭購買和負責實際采購,這在各國是不盡相同的。
5.審美觀念
各國消費者在美學觀念上的差別是很大的。出口商品的美術設計必須適應營銷國消費者的審美標準和愛好、必須忌禁營銷圍消費者不富好的顏色、圖案。以時裝市場為例,中國消費者往往喜歡色彩多樣,圖案復雜和大筆調手法,而歐洲卻流行清新、簡樸和明朗的格調。在色澤上,各國的愛好也不同。例如印尼人喜愛弱翠色,日本人卻忌諱綠色,認為綠色象征不祥之兆,我國人認為白色高雅清爽,而席洛哥人視白色為貧困的象征。
6.商業習慣
有些國家的客戶特別重視商業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有些國家的客戶卻不十分守信用。因此,在對外營銷中,必須分清情況,對有些國家的客戶,要增加信用擔保事項.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外,在業務談判時,各國商人習慣作法也不一樣,有的喜歡軟磨,有的干脆。例如美國人在談判時比較干脆,而日本人卻比較含蓄。
總之,各國不同的環境背景,直接影響到國.際市場的營銷。只有因國而異,區別對待,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才能取得好的國際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