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來自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貿發會議、經合組織四大全球權威經濟組織的負責人24日齊聚北京u201c第二屆中國服務貿易大會u201d,把脈全球的貿易復蘇前景。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亞歷杭德羅.哈拉表示,服務業在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中所經受的沖擊遠遠小于商品貿易。盡管金融業、交通業和旅游業在危機初期受到了較大影響,但其余服務業在各國國內經濟以及國際服務貿易當中依然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經驗證明,在經濟低迷的時期,服務業的恢復要比其他行業迅速,而服務業的復蘇將帶來生產力的提高。
因為從全球來看,服務貿易已占貿易總量的1/5,服務業跨國投資也已接近全球跨國投資的2/3。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08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1465億美元,占世界比重為3.9%;服務貿易進口額1580億美元,占世界比重為4.5%;近3年服務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23.8%。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維諾德.托馬斯認為,服務貿易恢復快于貨物貿易,主要是因為服務貿易對貨幣流動性的要求較小、較少依賴于外部資金,服務貿易領域的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也要少于貨物貿易領域。因此,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應對金融危機,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此外,服務貿易也是經濟發展多樣化的重要推動力,將促使各經濟體的經濟模式更加靈活可持續發展。聯合國貿發會議副秘書長佩特科.德拉加諾夫指出,服務貿易對調整經濟結構作用很大,服務貿易為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提供了通道,它使得發展中經濟體能夠從全球技術研發中獲益,知識和技術的轉移將幫助這些經濟體發展通信、零售、銀行業以及IT行業。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方面,服務業在很多方面比傳統工業具有更多的優勢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