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國際貿易去年增長5% 德國出口再次躍居首位
據關貿總協定前不久公布的數字,海灣危機,對國際貿易影響極小,只有少數幾個中東國家和國際航空公司受害較大。所以,去年國際貿易的實際增長率為5%,比1989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
國際貿易大都以美元結算,美元幣值的下降,使去年的貿易額發生了明顯變化。西歐國家因匯率收入較高,其出口所得比前年增加了19.5%,但美國和加拿大僅為8.5%。
去年全球商品貿易額大約上升了13%,創35000億美元的新紀錄。服務業貿易比1989年上升12%,為7700億美元。
關于1990年的情況,關貿總協定認為,目前尚難判斷。海灣戰爭的?;鸷陀蛢r的下降,都將起積極作用。盡管股市交易所一片興旺,然而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經濟衰退能否因此出現轉機,現在還難看出。
鑒于市場情況和世界貿易的不穩定比前幾年都大,有可能出現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從國際貿易的利益出發,關貿總協定認為,烏拉圭回合談判應盡早達成協議。
德國統一后,東西兩地區的出口額合計增加了225億美元,連角美元兌換馬克的匯率計算在內,增長率達到了16.5%,一躍而居出口國的首位。這使德國的狀況繼續有所改善,雖然德國西部去年的實際出口增長率由7.5%下降到1.5%,在此期間,德國進口卻上升了11.5%,對國際貿易做出了一定貢獻。
國際貿易中的不平衡性已比1987年有所縮小。日本的貿易順差與1987年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德國的盈余也由198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6%減少到了2.9%。美國更因巨額財政赤字而使進口下降到最小程度。
不包括歐佩克組織在內,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額1990年比1989年都有較大增長,它們與中歐和東歐都建立了正常關系,其進出口增長率分別為6.5%和14%。
原經互會國家的對外貿易普遍下降,只有捷、匈、波三國通過向其他國家出口而部分得到補償。
前蘇聯已連續兩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
這是一份關于國際貿易總體情況的分析報告。其標題是單一標題,有兩方面內容,即由u201c國際貿易去年增長5%u201d和u201c德國出口再次躍居首位u201d組成,兩者并列。正文的開頭部分寫了資料來源和去年國際貿易增長率。主體部分,對去年國際貿易的總體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其中有對商品貿易、服務業貿易情況的分析,還有對國家,特別是對德國貿易情況的分析,還有對影響貿易原因的分析。
此貿易分析無結語。
范文二:
石油產量增加 加工工業發展
u2014u2014沙特阿拉伯去年創出口新紀錄
據沙特經濟財政部負責人宣布,1990年沙特阿拉伯出口額達l662.82億里亞爾(3.75里亞爾=1美元),比1989年的1062.94里亞爾增長了56%,創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出口貿易噸位由1989年的2.16億噸增至1990年的2.70億噸,增長了25%。沙特外貿順差由1989年的270.57億里亞爾增至去年的735.57億里亞爾,增幅高達271.7%。
沙特出口創紀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灣危機造成油價上漲和原油出口量猛增,其次是沙特加工工業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出口額增加。去年沙特加工工業產品出口額達299億里亞爾,比1989年增長了26.4%,石油產品出口由1989年的85.82億里亞爾增至去年的94.62億里亞爾,增長了10.2%?!ぴ谏程剡M口商品中,增幅較突出的有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和首飾。引人注目的是有幾個國家去年對沙特出口額較大。英國名列前茅,去年同1989年相比增長53%,其次是瑞士為50%,澳大利亞、比利時為斗0%,德國為34%,荷蘭為25%,日本為22%。
這是一篇較為典型的關于一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分析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出口創新紀錄的原因,同時兼顧了進口情況的分析。
范文三:
發揮優勢增強對外貿易力度
u2014u2014我省對外貿易現狀與對策的分析報告
這幾年,我省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我們仍然還有潛力可挖,這就是外貿。
u201c八五u201d期間,我省外貿出口額以每年3億美元的絕對值增長,這是來自省統計局最權威的數字。
當然,外貿出口這方面也還面臨著許多困難。
目前世界經濟仍保持著增長的勢頭,國際市場需求擴大,部分初級產品需求活躍,價格回升。經過幾年來對國民經濟的治理整頓,外貿宏觀管理得到加強,外貿經營環境有所改善。
省委、省政府積極采取措施,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將使出口的物質基礎不斷加強。各市政府和出口生產企業,進一步增強了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的意識,出口熱情高,使外貿出口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
從不利因素看,一是國際貿易競爭日益激烈,發達國家間的區域集團化與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化進一步加強。一些新興國家和東盟六國正在加強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速改革開放的步伐。由于這些國家的產品同我國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因此,競爭將在更加廣泛的領域變得更加激烈。二是我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香港等少數國家和地區,市場狹窄,受制約性大。另外,我省出口產品在質量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在結構方面,初級產品比重偏大,占出口總額的40%以上,輕紡產品檔次偏低,機電、化工等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比重太小,出口商品的整體競爭力不強。
專業外貿公司尤其省外貿公司是外貿出口的主力軍,它有30多年的經營歷史及豐富的外貿工作經驗,在人才、市場、客戶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它承擔著全省外貿出口的主要任務。然而,由于對專業外貿這一主渠道缺乏認識,使得前一段非外貿公司各自為戰,互相拆臺,抬價搶購,低價竟銷,不能i艮好地執行對省外貿公司的供貨計劃,結果造成肥水外流,出現省外貿今年1至4月份的出口增長幅度遠遠低于相鄰城市和工貿公司的情況,其中部分出口公司的出口還出現了嚴重的滑坡。
發揮專業外貿的主體優勢,才能顧全外貿出口的整體利益。因此,認真確立大外貿思想,省各地外貿、工貿、地貿公司,有出口權的市外貿公司和大中型企業,互相支持,互相學習,互通信息,聯合對外,共同走向國際經濟市場,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在發揮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專業外貿這個u201c老大哥u201d還要多拉非專業外貿u201c小弟u201d一把,克服老大自居和獨家經營的思想,誠心誠意地幫助非專業外貿公司搞好出口工作,主動為他們提供市場信息、倉儲、運輸、包裝等項服務,采取代理制、聯合經營等形式擴大出口,積極為他們代培人才,盡快提高他們的自營出口能力。
另外,u201c老大哥u201d還要幫助協調解決u201c小弟弟u201d們間發生的矛盾。比如,當前由于我省出口適銷貨源不足,對一些緊俏商品,包括一些二類商品,大家都要求經營,對于這一類問題,u201c老大哥u201d應按照經貿部的有關規定與有關商會密切配合,搞好協調。
我省的外貿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很多事情都亟待我們付諸實踐。
現有的出口商品基地、專廠有很大一部分,已不適應外貿形勢發展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整頓,并結合調整產品結構和老企業改造,建設一批新的基地。專業發展新基地要從遼東半島城市群的工業布局和地區資源特點出發,采取工貿、地貿、技貿、貿貿相結合,建設一批重、化工業,特別是機電工業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專廠;在一些城市,主要建設一批輕紡工業品出口生產基地、專廠;根據省會科技力量雄厚、環境優越等特點,建設l一2個高技術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專廠;東北地區資源豐富,加工能力大,主要建設一批農副產品、礦產品出口生產基地;沿海地區主要建設對蝦、蜇皮等水海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在交通要道及市郊區的發達農村,主要建設百萬只養雞場等現代化農副產品出口生產基地;根據鄉鎮企業經營靈活、調整快的特點,要把一批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建成出口生產基地、專廠。
改造現有的236家外貿直屬生產加工企業和聯營企業,繼續建立一批新的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種資金,組織有條件的外貿企業到國外投資辦廠;還要積極開展進料加工和u201c三來一補u201d。
積極推進專業公司集團化,建設一批工農、產供銷一體化的,包括外貿自屬生產加工企業、聯合經營企業、生產基地、專廠、科研機構的行業出口集團,形成行業出口的群體優勢,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
有計劃、有步驟地扶持鄉鎮企業進行技術改造?,F有出口產品有條件的要逐步向鄉鎮企業轉移,在服裝、針棉毛織品、輕工產品、礦產品等方面建立一批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出口集團,積極發展創匯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這是一個省對其外貿現狀及對策的分析報告,其標題用了正題文章標題法,正標題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副標題對正標題加以補充和限定,正副標題結合起來,既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又點出了文體。
報告的正文,介紹了全省對外貿易的概括情況,分析了外貿形勢,即u201c我省的長處與短處u201d;找出亟待解決的問題,即u201c宏觀調控亟待加強u201d;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即u201c全方位開拓我們的視野u201d。
該報告無結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