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老王,已過而立之年,生長于祖國最南端的經濟開放城市,外表看來很有幾分像潘石屹,有點小資,有點精明,還有點正義,難得的現代與古典結合型男人。幾經職場浮沉,銷售代表u2014外企精英u2014創業人,可謂嘗盡職場百味。眼下全球經濟放緩,就業壓力與日俱增,而目前市場上很多求職方面的書籍流于千篇一律且偏重理論,難以帶給還在輾轉求職的兄弟姐妹們一把有效開啟企業大門的密鑰,有感于此,老王找到米可,正好米可最近時間有空當,當下兩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您手上的這本書,并有了米可寫的這篇關于老王的求職故事的序。
10年前,老王在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但從踏出校門的第一天起,他就給自己立了一個誓:不到萬不得已,堅決不做外貿。大家奇怪,問他:u201c老王你學的就是外貿,很對口的專業,為什么不干?u201d他說:u201c很簡單,我大學的外貿知識學得太爛了。u201d幸好,老王的功課還不是一差到底,他的英語口語、文筆在大學的時候都相當不錯,老外們覺得老王的英文說得很標準,這給他后來的職業生涯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直到如今,他提到學校的課程還是忍不住一頓猛批:當時他們在大學開設國際結算、外貿事務u2026u2026很多課程把一個簡單的外貿業務解釋得極其復雜,也把老王搞得很頭大。課程和社會的實際情況脫離,這在現今還是很多高校存在的問題,不能怪那些老師教授,他們都不在江湖很多年,或者有的根本沒出過校門到社會上工作過。當時在學校老王不愿意學習,也不想當打工仔,一心只想著掙大錢。結果一出來,找工作到處碰壁,最后勉強找了一家小型港資企業做外貿,做了兩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一點,一天到晚就是sourcing(搜索)、找到工廠,然后把報價發給老板,老板再轉發給客戶。
老板根本不讓他碰客戶,后來他才知道,其實這是很多港資企業和中東人、非洲人在廣州開的外貿公司的特點。因為外貿的門檻太低,老板唯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客戶,怎么可能讓員工去碰這些寶貝呢?唯恐員工一離開會帶走了他們的客戶,他們可不想干這種為他人作嫁衣的蠢事。如此一來,無論員工在外貿公司做多少年,都不會產生有價值的東西。外貿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工資起薪點即使做了七八年都只是徘徊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外貿業務員工作量大、收入低,英文要求卻挺高,是典型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老王只想賺快錢,不愿意為每月一兩千塊錢打工,于是辭掉外貿公司的工作,哪里有錢奔哪兒去。幾經周折,蹉跎了兩三年后,經過殘酷拼殺,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如愿以償地進入一家全球排名第三的IT跨國公司,從此以后,他這個專業與IT業完全不搭界的人當上了IT銷售的業務員,工資水平像變魔術一樣上升,老王一下子變成了高收入一族。剛進去兩三個月,工資已經是原來外貿企業的四五倍了,這對于他這個當年還很自卑的一窮二白的小子來說,簡直像咬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后來他又先后跳槽到另外兩家知名外企,收入再上一層,到他離開最后一家公司的時候,年薪已經相當高了。外企員工的福利相當好,三險齊全、高額住房公積金、通訊補貼、定期國內外旅游u2026u2026跟很多私營或國有外貿公司補貼少得可憐相比,去了外企的老王真正體會到工作的平臺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
老王在三家全球最大的IT跨國公司都工作了相當長的時間:Dell、HP、IBM。曾經有個幫老王介紹公司的獵頭說:u201c你要再找工作,要么自己開公司,要么就走出地球去找吧。u201d對賺錢極感興趣的老王看見身邊創業的朋友資產膨脹得非常快,于是辭了職,自己開起了外貿公司直到現在,公司運營得相當不錯。在職場混跡那么多年,他的工作經驗在創業的過程中都派上了用場并且成績不俗。
老王的職業生涯一路走來可謂坎坷曲折,但從職業的角度來說,他是成功的,并且這份成功帶著多數人都品嘗過的跋涉的艱辛。長期在外企的熏陶使得他儼然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人士,當然,現在還有一個創業人的身份。老王的經歷很有代表性,他不是時代變革的英雄人物,也不是資產過億的商業領袖,他只是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很平實的一個人,他的經驗,實用而且簡單。職場的成功方法有千百種,但有一些共通的法則是貫穿始終并且永不過時的,就好像很多古老的東方智慧,掌握了,能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此書出版的初衷,正是希望通過這些簡單實用的技巧和法則的分享,幫助很多正在走著或者將要走在這條漫漫求職路上的人。
眼下因為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近一年來很多企業和行業的生意都不好做,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生產型企業和與外貿有關的企業。很多企業不得不選擇裁減人員的策略,以減少企業開支來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再加上高校連年擴招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就業的形勢甚為嚴峻。就業崗位減少了,但就業人數卻增加了,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很多港澳同胞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改變,過去認為到內地來工作是件丟面子的事情,對內地多少有些輕視的意思,但現在他們認為相對于彈丸般大小的澳門和香港,內地廣闊的空間和發展前景對他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所以,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越來越呈白熱化。
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還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學生們學到了如何考取高分數的技巧而忽略了實際專業技能的掌握;比如,學校開設的課程與社會的實際需要嚴重脫節;比如,學校的老師對知識的教授僅限于紙上談兵;又比如,學生們職業規劃意識的缺失、社會和家庭對就業觀念方面的錯誤引導,都導致很多人工作了很長時間,還是看不清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的方向。
《王大哥的求職經》是一本工具書,在動筆之前,老王和米可考慮了很久,我們到底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來力求讓我們的讀者有所收獲,不枉他們的知遇呢?現在市場上這種求職類的書籍數不勝數,我們又怎樣才能讓讀者覺得這本書有價值呢?一本好書,能讓人產生共鳴;而一本好的工具書,則除了讀者與作者的共鳴,還應該有這樣的效果u2014讓讀者在心里頭輕呼u201c啊,原來是這樣的!u201d,是那種懂得之后恍然大悟的喜悅,而帶給閱讀者最理想的效果就是技能上的進步。所以,老王和米可一致決定,書中避免出現讓人昏昏欲睡、對實際毫無用處的長篇大論,用盡量直接的辦法讓讀者知道在應聘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問題,順利通過面試官的每一次考驗。所以,這本書的原則必定是實用無疑,《王大哥的求職經》這個書名由此而來,它是作者一路走來實實在在的經驗。
本書用了比較長的篇幅介紹了目前中國外企的招聘情況和應對辦法,一來是希望通過本書向大家揭開長期以來人們了解甚少的外企的面紗,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外企;二來是因為外企的管理非常成熟,他們的招聘流程毋庸置疑設置得非常科學。筆者相信,若能熟練掌握應對外企的應聘技巧,那么應聘其他類別的企業應該是不成問題了,當然,各類型的企業皆有其特點,不能生搬硬套同一種方法,懂得靈活變通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我們也一并安排了其他類型用人單位的情況介紹。
事業的發展是貫穿人的一生的重要命題,人們在事業的平臺上實現了諸多人性需求:個人的生存需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社交、個人提升、成就滿足u2026u2026而應聘就業只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如我們這點淺薄的經驗能對正在閱讀本書的您有所助益,老王和米可都會感到莫大的幸福,并衷心感謝您在萬千本書中選擇了我們。
序二
我們中國人活得真累!估計現在這個時候不少人都有此同感了。
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不幸讓我們遇到了,把我們打了個措手不及,狼狽不堪。我們曾經的u201c金元寶u201d:房子、車子、股票,就連老婆孩子現在都成了燙手山芋,成了壓在我們身上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們的職業規劃、人生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竟然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不少原本蠢蠢欲動想u201c跳槽u201d的職場人士都集體u201c臥倒u201d,變成了勤勤勤懇懇而又戰戰兢兢的u201c臥槽馬u201d,想u201c發展u201d卻變成了求u201c生存u201d,生怕哪天裁員的u201c屠刀u201d落在自己的頭上。
我們身邊不少海龜(海歸)盡管打算因應時勢,紓尊降貴,高能低就,但仍然難以逃脫變成海帶(海待)的厄運。而我們的土鱉(國內求職者)境況也一樣凄慘,盡管把自己賣出了個u201c血拼u201d價、u201c跳樓u201d價,卻仍然是無人問津,最終還是被練成了u201c水煮活魚u201d。
最可憐的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他們從滿懷期待的u201c面粉u201d(面試的狂熱追求者)到勤奮無比的u201c面霸u201d(身經百戰的面試者),再到堅韌不拔的u201c拒無霸u201d(被拒絕多次仍堅持u201c戰斗u201d的面試者),屢敗屢戰,又屢戰屢敗,還是無法敲開企業的大門。
除了對導致這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進行最惡毒的詛咒和最無力的聲討之外,我們似乎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我身邊很多有類似情況的朋友都因此陷入了痛苦、悲觀甚至是絕望的境地。難道我們真的是一無是處,真的是一錢不值,真的不應該跳槽,真的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挑選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其實答案都是很明顯的,就是No。經過與這類朋友的頻繁接觸,筆者發現大部分人所遇到的問題,除了確實跟大環境不佳有關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求職、職業升遷、職業規劃都明顯缺乏理性認識和合理的技巧。
其實無論是求職、職業生遷,還是做職業規劃,在這之前,我們都先要有個認識,就是我們在社會中的定位是什么,即我們處在社會的哪個位置,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越走越輕松。
現在是商品經濟社會,而我們,普通的打工一族,本質上也是商品的一種,只不過我們這些商品,被賦予了另一個名字:人才。而企業就是這些商品的買家以及最后的價格決定者。商品的銷售只會產生兩種結果:第一,能否銷售出去;第二,能否賣個好價錢。體現在職場上的意義就是能否成功應聘和能否得到高薪或者晉升。而決定這兩種結果的只有一個原則,就是這個商品在市場上是否稀缺或者不可或缺。如果這種商品是大路貨,滿大街都是這類質量雷同、款式相似的商品的話,那這個商品注定只能是低價拋售,甚至是滯銷。這就是為什么剛出來的畢業生或者沒有一技之長的求職者總是在求職的時候困難重重,或在職場上舉步維艱的原因了,雷同而已。而如果這種商品是市場的緊俏品或者是不可或缺的商品,甚至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話,那這個商品就不僅僅是暢銷那么簡單,很有可能還會受到各個企業的爭先搶購。價格很有可能是原來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就好像凡u2022高、畢加索、米開朗琪羅的畫一樣,每次他們的作品一拍賣,出來的價格肯定都是天價。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很多有獨特技術的人才和企業的高層能得到比一般員工高得多的薪酬。有不少跨國上市公司的高層員工的工資甚至相當于整個企業其他員工工資的總和。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他們自身具備獨有的能力和稀缺性,而這些在商場上被稱為核心競爭力。
如果借用中國古老的智慧u201c道u201d和u201c術u201d來打個比方的話,核心競爭力是我們平日里修為得出來的道,道也需要憑借術來得到展現和發揮。在這一輪輪的應聘求職大戰中,一套出色的作戰方法和技巧能幫助你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而所謂的應聘戰術也就是我們在本書中要帶給您的應聘面試技巧以及職業規劃技巧。明白了以上道理,我們的求職者應該既注重平日下苦工夫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要懂得在職場上盡情表現和發展自己,唯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再陷入求職u2014就業u2014再失業的怪圈。
好了,現在我們馬上開始建立核心競爭力的第一步u2014揭開各類企業的神秘面紗,看看你該選擇什么樣的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