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建自貿區基本文件以來,雙方已逐漸減免關稅。開放市場,一個由11個國家組成的統一大市場正在形成。
早期收獲計劃u201c早期收獲計劃u201d是中國u2014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組成部分,是為了盡快使區域內消費者享受到自貿區帶來的好處。根據雙方確定的u201c早期收獲計劃u201d,從2004年1月1日起對500多種產品實行降稅,2006年,這部分產品的關稅降為零。
這部分產品主要是《海關稅則》第一章至第八章的農產品,還包括少量其他章節的產品,主要是:活動物、肉及食用雜碎、魚、乳品、其他動物產品、活樹、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堅果,部分國家椰子油、棕櫚油、植物油等也列入u201c早期收獲計劃u201d中。在u201c早期收獲計劃u201d中,中國與泰國先行了一步,于2003年10月1日開放實施。
根據中國u2014東盟自由貿易區u201c早期收獲計劃u201d實施時間框架,中國和東盟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文萊) 關稅消減和取消時間表是,最惠國關稅稅率高于15%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10%,2005年1月降到5%,2006年1月降到0%;最惠國關稅稅率在5u201415%之間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5%,2005年1月降到0%;最惠國關稅稅率低于5%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0%。
對于東盟新成員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最惠國關稅稅率高于30%(含)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20%,以后每年降低5個百分點,2009 年降到零稅率(柬埔寨2010年降到零);最惠國關稅稅率在15(含)u201430%(不含)之間的所有產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10%、2006年1月降到5%、2008年降到零稅率,其他新東盟國家2006年降到10%、2008年降到5%;最惠國關稅稅率低于15%的所有產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 5%、2006年1月降到零稅率,其他新東盟國家2006年降到5%、2008年后降到零稅率。
貨物貿易開放時間表2005年7月20日,中國u2014東盟自貿區降稅進程全面啟動,這標志著《貨物貿易協議》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也標志著中國u2014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全面拉開了帷幕。《貨物貿易協議》規定,除早期收獲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外,其余產品分為正常產品和敏感產品兩類。
關稅削減時間表起始時間 關稅稅率 覆蓋關稅條目 參與國家
2000年 對所有東盟成員國0u20145% 85%的CEPT條目 原東盟6國
2002年1月1日 對所有東盟成員國0u20145% 全部CEPT條目 原東盟6國
2003年7月1日 WTO最惠國關稅稅率 全部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3年10月1日 中國與泰國果蔬關稅降至0 中泰水果蔬菜 中國、泰國
2004年1月1日 農產品關稅開始下調 農產品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5年1月 對所有成員開始削減關稅 全部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6年 農產品關稅降至0 農產品 中國與東盟10國
2010年 對老東盟成員國零關稅 全部減稅產品 原東盟6國
2010年 關稅降至0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中國與原東盟6國 中國從東盟國家進口的93%貨物實行0關稅政策 平均關稅降到0.1%以下 而對其它國家的平均關稅為9.8%
2015年 對新東盟成員國零關稅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東盟新成員國
2015年 對中國u2014東盟自貿區成員國關稅降至0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東盟新成員國
2018年 對東盟自貿區和中國u2014東盟自貿區所有成員國零關稅 剩余的部分敏感產品 東盟新成員國
服務貿易開放時間表2007年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了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并于2007年7月實施。各國以減讓表的形式列出各自在服務部門的具體開放承諾。具體承諾是各國在其各自WTO《服務貿易總協定》承諾基礎上,做出的更高水平的開放承諾。
中國具體承諾的主要內容:中國的承諾主要涵蓋建筑、環保、運輸、體育和商務服務(包括計算機、管理咨詢、市場調研等)等5個服務部門的26個分部門,具體包括:進一步開放部分服務領域,允許設立獨資企業,放寬設立公司的股比限制及允許享受國民待遇等。
根據漸進自由化條款的規定,上述出價作為第一批市場準入承諾的減讓表,同《服務貿易協議》一并簽署。目前,雙方正就第二批市場準入承諾進行談判,在談判結束后,將簽署《議定書》,以將第二批減讓表納入《服務貿易協議》。同時,根據審議條款,未來雙方可就服務貿易進一步開放問題進行磋商,實現服務貿易逐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