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3月,u201c一帶一路u201d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①合作理念深入人心。u201c一帶一路u201d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方向,致力于與沿線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2017年5月,中國成功舉辦首屆u201c一帶一路u201d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論壇形成了五大類279項成果。
②戰略對接和政策溝通不斷強化中國發布共建u201c一帶一路u201d的愿景與行動文件,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支持和參與u201c一帶一路u201d建設的積極意愿,超越了傳統的絲綢之路范圍,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合作框架。8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共建u201c一帶一路u201d政府間合作協議。共建u201c一帶一路u201d倡議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
③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設施聯通推進u201c一帶一路u201d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優先領域。在u201c一帶一路u201d建設影響和帶動下,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加快。蒙內鐵路建成投運,匈塞鐵路、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開工建設,漢班托塔港交由我企業運營,比雷埃夫斯港建成重要中轉樞紐。中俄原油管道復線工程建成。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7000多列,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一批高速公路建設積極推進,海上互聯互通蓄勢待發。
④經貿投資合作成效明顯。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和投資合作不斷擴大,形成了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在沿線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為當地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國工業園等成為國內企業到u201c一帶一路u201d沿線國家投資的重要載體。
⑤金融服務和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金融支撐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運營,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順利啟動,沿線國家積極探討建立或擴充各類雙多邊金融合作基金,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持。新型合作模式和制度安排成效顯現,中國與24個沿線國家簽訂1.4萬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7個沿線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累計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美元。
⑥民心相通不斷深入。中國設立的u201c絲綢之路u201d中國政府獎學金,每年資助1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發起成立u201c一帶一路u201d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倡議,同60多個國家簽訂文化合作協定,u201c一帶一路u201d建設框架下的雙向旅游交流規模超過2500萬人次。正式開通u201c一帶一路u201d官方網站,已實現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同步運行。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
(以上內容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授權提供,作者:王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