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博士論文的后續研究。2006年我以《FDI、貿易開放度和經濟增長u2014u2014基于中國的經驗研究》一文作為博士論文選題,研究FDI和國際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以及開放型經濟引起的通貨膨脹問題。博士論文的相關章節先后在《世界經濟》、《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和《國際貿易問題》等雜志發表。由于我選擇留在中山大學繼續從事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工作,進一步研究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將研究引入很少有學者涉及的省區層面,通過產業集聚和技術外溢兩條主線探討省區之間不同的貿易與增長模式。可以說本書是我們近三年研究生涯的階段性成果。
借本書出版之際,我要感謝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這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朝氣的學術團隊,其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優越的學習工作條件無疑使每一個學生終生受益。感謝王則柯教授、陳平教授、王美今教授、王曦教授、陸軍教授、陳廣漢教授、陳功玉教授、李仲飛教授、黃靜波教授、王燕鳴教授、祁軍副教授對本書的部分章節和內容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使之趨于完善。
此外,感謝南開大學馬君潞教授、邱立成教授,北京大學平新喬教授、龔六堂教授、張慶華博士,復旦大學陳釗教授、陸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陳利平副教授,浙江大學潘士遠博士,中央財經大學葉海云副教授與作者交流時給予的大力支持和無私的幫助。感謝暨南大學彭國華副教授慷慨地提供第3章的部分數據和資料。感謝中山大學楊子暉博士為本書寫作提供了Matlab、GUASS軟件和學習指南,并幫助處理結果,使得第4章得以順利完成。感謝對本書第10章內容給予指點和幫助的中山大學周永章教授、儲小平教授、李珣教授、徐現祥教授、蔡榮鑫博士。
在我求學期間本書受到中山大學笹川良一優秀青年基金的資助,感謝笹川基金會的善舉;感謝徐云清博士、史衛博士、張學志博士、黃文鋒博士等,與他們頻繁的自由討論和學術交流激發了作者的思維;同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產業與區域研究中心是一個活躍、團結的學術群體,定期的學術交流和討論對于作者來說是學習和提升的過程,在此感謝周吉梅博士、才國偉博士、王賢彬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