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觀念建構
再論朝貢體制
防夷章程與律勞卑事件
防禁西方煙毒的認知與行動
二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對事變的認知與反應
變化意識中的u201c船堅炮利u201d
安內以攘外與師夷長技
停戰談判,格之以誠
三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廷觀念中的天下與世界
u201c夷情叵測u201d,務須拒而遠之
u201c剿撫兼施u201d以撫為本
u201c夷人惟利是圖u201d,可資u201c離間u201d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廷世界觀的變化
恭親王奕訴的對外觀念與現代外交機構的設立
洋務官員的世界圖式
五 國家意識的猛醒與救國理念的轉型
國家危機意識的猛醒與天下觀的暫時消隱
救國理念的急劇演變
六 天下大同現的回歸及其與國權意識的混同
國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認知與反應
歐戰結束后國人的反思與爭國權運動的趨向
孫中山對西方經濟體系的認知及其u201c平等u201d與
u201c效率u201d完美統一社會理想的形成
七 大同理想、意識形態與國家權利
國人對中蘇關系的認識演變
強國手段與大同目標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