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才培養
學校以專本科教育為主,形成了從專科到本科以及研究生等較為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持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復合性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優勢學科為主干,走多學科協調發展之路;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加大教學建設與改革力度,不斷探索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途徑。
學校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2004年7月,學校召開了本科教學工作會議,明確了培養u201c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u201d人才的總體要求。
學校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依托文科實踐中心、工科實踐中心和數字藝術制作中心等綜合實習實訓中心、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和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優化實踐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2006年9月,學校召開了以加強實踐教學為中心內容的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進一步強化了實踐教學在我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彰顯人才培養的特色。同時,學校還開辟了國外實習的新途徑,先后派遣多批次學生赴國外考察實習,學生走出國門開展專業實習,拓寬了視野,強化了交流應用能力。
3 科學研究
學校積極推動面向國家及首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科技工作,在應用研究、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科研經費達到3400萬元,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
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近30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0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圖書獎1項,國家期刊獎1項,教育部提名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高校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1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4項。獲獎數量位居北京市屬市管院校前列。學校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
4 社會服務
學校以人才、科技的綜合優勢服務國家、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為首都商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5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重視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不斷加大國際交流力度,與美國、英國、法國、愛爾蘭、芬蘭、瑞典等國的36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學術研究和師生交流的合作關系。
6辦學理念
u201c一個追求、兩個為了、三個結合u201d的辦學思想,即堅持'追求百年名校'的辦學目標,貫徹u201c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u201d的服務理念,推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文憑與資格證書相結合,專業與就業相結合'的辦學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