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學院的海關管理專業創建于1974年,1976年開始正式招生。
1974年創建海關管理專業,1975年開始正式招生。
1978年,學校教學機構調整,原一系分為一系(對外貿易英語專業)和四系(海關英語專業、干部進修班),并在四系設置海關管理專業,同年開始從普通高校統考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錄取本科生、
1983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國家商檢局共同籌備,在海關管理系開設商品檢驗管理大專專業。1984年,海關管理系成立商檢干部專修科。1985年,海關管理系開始招收海關管理專業研究生。
1986年,商品檢驗管理專業開始從普通高校統考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錄取專科生。
1989年,在海關管理系商檢管理專科的基礎上,設立進出口商品檢驗公證鑒定專門化專業,同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1994年,經外經貿部批準,學校建立校、院、系管理體制,海關管理系為學校直屬系,下設u201c海關管理u201d本科專業;u201c進出口商品檢驗公證鑒定專門化u201d本科專業劃入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現國際商學院)增設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公證鑒定系。
1996年,海關管理專業第二學士學位開始招生;人文科學系增設行政管理專業。1997年,行政管理專業開始招生。
1998年,進出口商品檢驗公證鑒定專門化更名為質量控制與檢驗檢疫,成為行政管理下設的一個專業方向,原海關管理專業成為行政管理專業下設的專業方向。
2001年,海關管理系與人文科學系合并,成立人文與行政學院,開設u201c行政管理專業u201d、u201c行政管理專業(海關管理方向)(含第二學士)u201d和u201c行政管理專業(商品檢驗與質量管理方向)u201d本科專業。
2003年,人文與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專業調整為行政管理專業(涉外行政管理方向);行政管理專業獲準成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取消人文與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商品檢驗與質量管理方向)。
2006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決定在原人文與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學系和海關管理學系的基礎上組建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下設海關管理系、行政管理系、公共經濟系;公共經濟系開設行政管理專業(涉外經濟事務管理方向)。
2007年,公共管理學院新增公共事業管理(文化事業管理方向)本科專業;取消行政管理專業(海關管理方向)(第二學士)。2008年,成立u201c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u201d和u201c文化與休閑產業研究中心u201d。
2010年,公共管理學院獲得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授權點;開設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
2011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獲得MPA招生資格,海關MPA(公共管理碩士)開始招生。
2014年,u201c行政管理專業(海關管理方向)u201d更名為u201c海關管理u201d專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