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出國留學,開闊視野。自2003年以來,共有129名學生于在校期間參加出國留學交換或交流項目,分赴英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等國高校學習;有101名學生于畢業后選擇出國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分赴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高校學習,其中31人進入全球商科或綜合類排名百位的高校攻讀碩士,并獲學院最高獎學金。
2006屆、2007屆兩屆畢業生392人,一次性就業率達98%。共有45人分別就職于美國通用、英國渣打、英國匯豐、美國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富士康等跨國企業,有27人分別就職于中國海關、航天部、國家稅務局、首鋼、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政府機關或企業,有169人分別就職于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國際銀行、光大銀行等企業。有101人分赴美國波士頓商學院、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華威大學、英國利茨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莫那什大學、澳洲麥考瑞大學、悉尼大學等全球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有37人分別考取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外交學院碩士研究生,兩年升學率分別為32.2%和37.0%。
學院連續三年榮獲u201c校先進單位u201d稱號,連續兩年獲u201c江西省五四紅旗分團委u201d稱號,先后被授予u201c校五四紅旗分團委標兵u201d、u201c校五四紅旗分團委u201d、校首屆DV大賽一等獎、u201c校軍訓先進連u201c、校十六屆、十七屆學生學術節Presentation大賽一等獎、校十五屆學生學術節辯論賽亞軍、校第三屆u201c中申思政集體獎u201d、u201c校2006屆、2007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特色獎u201d、u201c校2006年度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u201d、u201c校2006年度優秀教工黨支部u201d。
國際學院建院6年,以其獨特的辦學模式、嚴格的教學管理、優良的學習風氣贏得了社會各界、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的普遍贊同,社會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攀升,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生源質量穩步提高。
學院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所高校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合作交流項目46個。學生國際交流方式主要有互派免費交換生、選派自費交換生、出國攻讀碩博學位、舉辦暑期國際大學、嘗試合作舉辦ACCA和CMA培訓班等。
自2003年以來,有129名學生于在校期間分赴英國、奧地利、芬蘭、荷蘭、德國、法國等國高校交換或交流學習,有101名學生于畢業后赴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高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有來自奧地利、德國、意大利、芬蘭和我國臺灣地區的100多名學生和該校60多名學生參加了5期國際暑期大學和贛臺暑期夏令營活動,有84名來自奧地利、芬蘭、韓國、荷蘭等國高校的學生留學該校。
值得提出的是,國際學院培養的國際化人才,是基于江財自身品牌的國際化人才,是江財自身的u201c國際名片u201d。即以完成自身培養方案為基礎,通過出國交流學習,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語言、專業溝通能力。出國學習的學生,其研修課程必須符合該校培養方案的要求,并按規定進行學分轉換,最終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獲得學校畢業證和學位證。國際學院的學生以自己是江財學子為榮。此舉既開辟了該校學生留學國外的渠道,又大大提升了江財的國際聲譽。
學院已簽訂實踐實習基地7個:臺灣臺北工業園、浙江卡森國際集團、廣州萊茵中小企業培訓基地、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萍鄉工業園區、南昌泰陽證券公司營業部。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所高校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有46個合作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