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1c就地過節u201d怎么過?農民工、大學生、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怎么辦?錯峰返鄉如何落實?這既是人們的現實關切,也直接關系u201c就地過節u201d的推進效果。各地從嚴從緊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也要用心用情做好各項保障和后續工作。大到過年期間的市場供應、交通出行、商業娛樂、物流運輸,小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提前做好預案部署,提供更多備選、替代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升u201c就地過節u201d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u201c就地過節u201d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統籌考慮、多方協作聯動。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等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主體,也是推進u201c就地過節u201d的最后一公里,既要守土有責,也要積極發揮作用,配合做好u201c就地過節u201d的保障工作,不能u201c留而不管u201d。有的地方企業開出高達5000元的獎勵留員工就地過年,錯峰返鄉;有的地方工會推出年貨免費寄回家等舉措;有的地方還準備豐富多樣的文娛活動,滿足外來務工人員精神需求。多一些暖心關懷,多一些人性化舉措,才能讓人們在異地他鄉感受到更多溫暖。(人民日報評)
[17]倡導居民實行就地過年,是斬斷疫情大范圍傳播的一個重要方法,有其必要性。公眾對此應該給予理解、支持和配合,這既事關自身的健康安全,也事關全國防疫大局。各地在出臺相關政令之前,應仔細評估當地疫情形勢,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簡單化、一刀切。對于群眾就地過年涉及到的市場供應、公共交通、商業、物流等方面的保障,以及農民工、大學生、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和預案,盡最大可能確保就地過年的群眾安心、舒心、開心。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回家過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就地過年會讓許多人今年的春節有些不同,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付出,這種付出同樣會被歲月銘記u2014u2014你和我,曾為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盡己所能,守望相助。(半月談評)
適逢寒冷冬季,適宜病毒傳播。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已有29個省區市倡議u201c就地過年u201d。過年要不要回家,引發無數u201c打工人u201d熱議。春節對中國人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在外工作的u201c打工人u201d想回家,留守的老人孩子想團圓,突然倡議u201c就地過年u201d,一時難以接受可以理解。但形勢嚴峻,減少人員流動就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u201c就地過年u201d已是一種現實需要。疫情當前,我們要顧好小家,也要顧全大局。畢竟,平安才能過好年!為了讓更多人選擇留下,已經有地方拿出真金白銀,給留在當地過年的u201c打工人u201d發紅包,給留守的困難群眾發放補助補貼,網友直呼u201c暖心u201d。u201c就地過年u201d不是小事,如何讓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感受到家的溫暖?留守的老人、孩子怎么辦?節后休假探親能不能安排?想讓人留下來,還需要各地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細細謀劃、系統規劃。宣傳好u201c就地過年u201d很重要,但保障好u201c就地過年u201d更加重要!客觀地說,和新冠病毒戰斗了一段時間,中國人民有經驗有手段。u201c就地過年u201d是倡議非強制。對于個人來說,無論是回家過年,還是u201c就地過年u201d,都要提高防疫意識,做好自身防護,過年也要少聚集。
[18](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