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中國產品出口訂單的影響發達國家以大型跨國公司為主體參與國際競爭,中國參與國際貿易的主體是眾多中小企業,且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根據海關統計,2005年,中國實現外貿出口額為7620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額為4164.8億美元,占全部出口貿易的54.85%。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社會責任運動的重要目標。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出口企業連續發生嚴重侵害勞工權益的事件后,國際工人聯合會警告:如果再不改善勞工環境,就要聯合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皮革、玩具、紡織品的出口實行限制。接著,美、法、意等傳統中國輕工業產品進口貿易組織又討論通過一項協議,要求中國所有的紡織品、玩具、鞋類等出口產品的企業必須事先通過SAS000標準,否則就聯合抵制進口。事實上,該認證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跨國公司訂單的附加條件中。跨國公司要求企業必須符合認證條件,否則就取消訂單,如廣東一家臺資鞋廠發生女工中毒事件,國外客戶聞訊后全部撤單。2、對中國出口企業成本增加的影響企業成本的影響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于獲得認證的管理費用,這可以稱為u201c認證成本u201d。按照常規,SAS000標準認證一般需要1年時間,證書有效期為3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一個2000人的工廠需要的認證費用是9萬元。與ISO系列相比費用略高。二是為了迎接認證必須完成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提高員工福利、加強環保設施和節省能源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如果這些措施在認證之前是空白或承擔較少的話,一次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這部分內容可以稱為u201c整頓成本u201d。中國出口企業成本增加,勢必影響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3、對中國吸引外資的影響中國加入WTO后,外商進一步加大了來華投資力度。除了潛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市場需求強勁之外,廉價的勞動力也是外商投資的動力之一。如果將勞動標準提高到SAS000規定的水平,對外商的吸引力將降低,跨國公司也會擔心其分包商品不能達標而不愿來華投資。上述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遠遠不及正面影響大,而且這些負面影響基本上是短期的、相對的、動態的,是可以設法補償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