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貿易模式的不斷創新提升,外高橋保稅區已體現出新的發展特點:貿易和物流、金融的產業融合日趨緊密;實體性運作的總部經濟特征日益明顯;產業鏈的打造趨于完整;貿易便利化環境與國際慣例逐步接軌;與國際市場的結合度不斷提高。2010年,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被英國倫敦《金融時報》全球自由貿易區按八大要素綜合評比中獲得第一名。
下一步,外高橋保稅區將結合新的發展特點,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積極打造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使其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進口貿易基地。在發揮外高橋保稅區進口貿易現有優勢的基礎上,以成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為契機,通過借鑒國際自由貿易區的通行慣例,強化提升進口貿易功能,集聚高能級貿易主體,努力打造成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國內最具競爭力的進口貿易和進口貿易服務基地,為我國降低國際貿易順差,優化外貿結構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加快推進離岸服務貿易功能創新。重點塑造以離岸服務為特點的國際服務貿易功能,圍繞產業融合和先行先試,打造跨國公司全球定價中心、訂單中心和結算服務中心,形成以國際產品第三方檢測維修服務為核心、以離岸金融、研發外包、數據外包等為重點的離岸服務貿易產業集聚區,從而進一步提高保稅區企業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市場占有率和經營話語權;
探索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升級。外高橋保稅區將依托上海國際中心城市的有利條件,依托浦東開發開放的綜合優勢,立足于制度創新、功能開發和擴大開放,積極探索向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自由貿易園區發展,逐步建設成為功能創新領先、增值服務發達、國際貿易便利、外匯管理寬松、區港運作貫通、物流監管便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關特殊監管區。
從國際貿易、加工制造到現代物流,保稅區的三大產業走過了一條從先行先試的探索到成為區域核心功能的成功發展之路。依托貿易帶動物流、以物流促進貿易、貿易對先進制造業的促進,保稅區的三大功能相互支撐、融合,使保稅區的企業經營超越了傳統模式,走上復合型發展之路,最終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綜合性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