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石志昂被調回上海,任中國進出口總公司華東分公司經理。1951年5月,美國操縱聯合國非法通過對中國u201c禁運u201d提案,美、英、日、西德等36個國家斷絕與中國貿易關系,企圖以經濟制裁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針對外貿工作,的嚴峻形勢,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制訂了反u201c封鎖、禁運u201d的斗爭策略,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積極開展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民間貿易往來,造成u201c以民促官u201d的態勢,逐步瓦解u201c禁運u201d。在建國初期五年多的時間里,石志昂為貫徹執行這一方針,始終工作在中國對資本主義國家貿易的最前沿。1952年石志昂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會上同11個國家簽訂了貿易協議;并促成日本議員訪問中國,簽訂了一個中日民間貿易協定。為履行協定會議閉幕不久,外貿部即派石志昂負責在東柏林設置貿易機構。在此基礎上,外貿部中國進出口總公司于1953年7月正式在東柏林建立代表處,由石志昂任總公司代表,工作人員達40余人。代表處的主要任務是:一、以突破、封鎖、禁運u201d為中心,在恢復和發展中國對西歐貿易方面起前哨、窗口、橋梁作用;二、以進出口重要戰略特資為業務重點;三、與西歐各國工商界廣泛接觸,增進了解,開拓業務關系。石志昂在反u201c禁運u201d第一線的重要崗位,夜以繼日勤奮工作,并充分發揮其外文好、業務精通的優勢,堅定地執行代表處的工作方針,工作卓有成效。代表處從1952年實際運作起到1956年關閉,先后與20多個資本主義國家的2000余家企業進行了接觸,與300多家公司做成了生意。這些業務,大部分是石志昂在任時主持進行和打下基礎的。石志昂并通過商貿關系廣交西歐工商界朋友,為不斷拓寬東西方貿易創造了條件。
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原對外貿易部常務副部長雷任民任代表團首席顧問。會上,石志昂輔助雷任民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反u201c封鎖、禁運u201d活動,與比利時、意大利、荷蘭的工商界代表商談了發展貿易問題;商定了法國、瑞士、西德、挪威等國的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并在訪華期間簽訂了民間貿易協定。特別是通過英國工商界領袖威爾遜的影響,雷任民與英國工業聯合會海外理事坦南特爵士進行了會談,確定應英方邀請,派中國貿易代表團訪問英國。日內瓦會議后,石志昂被調任中國進出口總公司副經理。同年6月,由中國進出口總公司副經理曹中樞和石志昂率領的新中國第一個貿易代表團訪問英國。此次訪問,通過與英國工商界進行廣泛的接觸,闡明了中國的外貿政策,引起強烈反響,恢復了英國民間團體中斷多年的對華貿易,對促進中英兩國間的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對美國操縱主要西方國家的構筑的u201c禁運u201d壁壘掀起了有力沖擊。代表團訪英后,比利時、瑞典、法國等國陸續向中國發出訪問邀請,西德的立場也開始動搖。7月,石志昂又率領中國貿易代表團訪問了比利時,取得圓滿成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民間貿易。1955年初,中國政府著手參加第一次亞非會議的籌備工作。在經貿方面,要利用會議的影響,貫徹大力發展同亞非國家的關系,抓住u201c禁運u201d在亞非的薄弱環節重點突破,打開缺口的方針。為此,中央安排對外貿易部部長葉季壯為中國政府代表團主要成員。外貿部考慮石志昂為代表團工作人員,輔助葉季壯作會議的具體準備工作。當時,石志昂患肺病剛剛痊愈,正處在鞏固期,但他欣然接受了這一使命,并以極大的熱忱投入了緊張的前期工作。4月初,代表團工作人員抵達香港,按原定計劃,隨以周總理為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搭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包機飛印尼。其間,中方獲悉國民黨特務機構在香港預謀制造空難,意欲暗害周總理。適逢緬甸總理吳努邀請周總理會前在仰光會晤,中央決定周總理及代表團成員取道仰光赴印尼,同時,正式通報港英當局,在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在港停留期間,必須對其采取嚴密保衛措施,以確保代表團工作人員的安全。為了慎重,周總理特召代表團人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回京參加會議,商議代表團工作人員是否按原計劃搭乘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飛機。當周總理詢問黃的意見時,黃表示可以按原計劃不變,原因是:一、時間緊迫,如改乘其他飛機,工作人員將延期到達萬隆,影響代表團工作;二、根據我方所獲情報,美蔣特務要實施破壞計劃的時間和條件非常有限,難以實現預謀。會議最后同意了黃的意見,并以中國政府名義,再次就事態的嚴重性通報港英當局。由于國民黨特務的狡詐及港英當局的疏漏,終使敵人的陰謀得逞。4月11日12時15分,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在飛越北浪羅洲山沙撈陳附近的海面上空時爆炸,機身墜入大海,機上人員全部遇難,石志昂是其中之一。當石志昂遇難的消息傳開后,從倫敦、柏林、安特衛普、香港、德里等地紛紛發來了外國朋友的唁電。
現已查明,國民黨保密局在從美國中央情報局得到了周總理將搭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參加亞非會議的情報后,派遣敵后部署組組長周斌成和組員陳鴻舉二人到香港執行暗殺使命。因港英當局對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的安全已有所戒備,周、陳無法潛入空港,便物色了啟德機場的清潔工周駒具體操作。周將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的高科技牙膏狀炸藥裝入隨身攜帶的洗漱盒,輕易通過機場安檢,在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臨起飛前,將定時炸藥塞進飛機的行李倉,隨即逃往臺灣。此后,臺灣國民黨當局一直矢口否認策劃此事。直到1995年u201c克什米爾公主號u201d事件40周年,臺灣記者母平宣傳專訪當時的國民黨保密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谷才披露了上述真相,并承認自己直接參與了陰謀策劃。
1956年4月11日,是石志昂等幾位烈士遇難一周年紀念日,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隆重的u201c四·一一遇難烈士u201d墓落成儀式。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并對遇難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中央人民政府發給石志昂家屬由毛澤東主席簽署的烈士證,編號為001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