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鐵產業振興規劃
n2009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主要措施:一要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落實擴大內需措施,拉動國內鋼材消費。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二要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后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三要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提高集中度。四要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調整品種結構,提升鋼材質量。五要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秩序,規范鋼材銷售制度,建立產銷風險共擔機制。
n2、汽車產業振興規劃
n2009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需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強自主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主要措施:一要培育汽車消費市場。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從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增加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并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二要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三要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四要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五要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完善汽車消費信貸。
n3、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快振興紡織工業,必須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推進我國紡織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主要措施:一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二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三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制定和完善準入條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四要優化區域布局。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推動和引導紡織服裝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建設新疆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五要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中央、地方和企業都要加大棉花和廠絲收購力度。
n4、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主要措施: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一要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二要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四要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會議要求,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政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培訓,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走進企業,支持企業培養壯大研發隊伍。
n5、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船舶工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產業,對鋼鐵、化工、輕紡、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當前,我國船舶工業正處在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時期,制定和實施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于鞏固和提升我國船舶工業的國際地位,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主要措施是:加快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必須采取積極的支持措施,穩定造船訂單,化解經營風險,確保產業平穩較快發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企業綜合實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加快自主創新,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要穩定船舶企業生產。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業和航運企業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勵措施支持購買棄船。指導船舶企業合理安排生產計劃,保持生產連續性。二要擴大船舶市場需求。加快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淘汰,積極發展遠洋漁船、特種船、工程船、工作船等專用船舶。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份額。三要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支持造船企業研究開發新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等海洋工程裝備,鼓勵開發海洋工程動力及傳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四要積極發展修船業務。鼓勵造船企業利用現有造船設施開展修船業務,增強大型船舶、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修理和改裝能力。規范發展拆船業。五要支持企業兼并重組。鼓勵骨干船舶制造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推動大型船舶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引導中小船舶企業調整業務結構。六要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進行優化升級,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設計開發能力,支持填補國內空白、節能環保效果顯著及產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和配套產品研發。會議決定,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將現行內銷遠洋船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長到2012年;抓緊研究出臺鼓勵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強制淘汰政策;今后3年暫停現有船舶生產企業新上船塢、船臺擴建項目;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研發。
n6、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振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必須強化自主創新,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今后3年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重點任務:一是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二是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三是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著重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主要措施:一要落實內需帶動,拓展電子信息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空間。二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及信息服務培育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三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實施相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四要促進發展服務外包,支持企業u201c走出去u201d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五要加強政策扶持。加大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實施力度。落實數字電視產業政策,推進u201c三網融合u201d。調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錄和標準。繼續保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擴大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
n7、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輕工業是豐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產業,承擔著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服務u201c三農u201d的重要任務。振興輕工業,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努力擴大城鄉市場需求,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加快自主創新,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走綠色生態、質量安全和循環經濟的新型發展之路。主要措施:一要積極擴大城鄉消費,增加國內有效供給。改善外貿服務,保持出口市場份額。二要加快技術進步。重點推進裝備自主化和關鍵技術產業化,加快造紙、家電、塑料等行業的技術改造。建立產業退出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三要強化食品安全。整頓食品加工行業,提高準入門檻,健全召回和退市制度,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四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五要加強產業政策引導,推動產業轉移,培育發展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六要加強企業管理,全面提高輕工產品質量。會議決定,對部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產品取消加工貿易限制。進一步提高部分輕工產品出口退稅率。加大對中小輕工企業的財稅和信貸支持。進一步擴大u201c家電下鄉u201d補貼品種,將微波爐、電磁爐兩類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并將每類產品每戶只能購買一臺的限制放寬到兩臺,中央財政加大對民族地區和地震重災區的支持力度。
n8、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石化產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振興石化產業,必須在穩定石化產品市場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主要措施:一要保持產業平穩運行。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振興重點產業和糧食增產等綜合措施,拉動石化產品消費。加強進出口監管,完善能源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二要提高農資保障能力。調整化肥農藥生產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加供給。完善化肥淡儲制度,加強農用柴油供應網絡建設。三要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抓緊組織實施在建煉油、乙烯重大項目,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四要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堅決遏制煤化工盲目發展勢頭。五要加大政策扶持。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完善稅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對石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六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科學決策,增強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業管理水平。
n9、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有色金屬產品種類多,應用領域廣,關聯度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進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主要措施:一要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筑、機械、輕工等行業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二要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三要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開發前沿共性技術,提高裝備工藝水平和關鍵材料加工能力。四要促進企業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產業競爭力。五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六要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另外,國家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調整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
n10、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
n2009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性服務產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但是我國物流業總體水平落后,嚴重制約國民經濟效益的提高。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他產業發展。主要措施:一要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二要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三要推動能源、礦產、汽車、農產品、醫藥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加快發展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四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標準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另外,確定了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深化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養,促進我國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