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標志在全球范圍的作用:
1.倡導可持續消費 引領綠色潮流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受到日益嚴重的破壞,并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生命安全和發展。美國著名的蓋洛普民意測驗發現,絕大多數人認為環境保護比經濟增長更具戰略意義。這直接導致了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綠色消費逐漸成為當今消費領域的主流。
發達國家的民意測驗表明,大部分的消費者愿意為環境清潔接受較高的價格,其中的多數人愿意挑選和購買貼有環境標志的產品。在英國,1988年9月出版的《綠色消費指南》,在9個月內居于最暢銷售書的首位,出售了30萬冊以上。而德國環境數據服務公司(ENDS)2004年完成一項名為《環境標志,在綠色歐洲的產品管理》的研究報告則認為,環境標志培養了消費者的環境意識,強化了消費者對有利于環境的產品的選擇。在中國,據廣州聯建資訊中心2004年對廣州地區的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3085人中81.7%完全愿意為購買有益于環境尤其是居室環境和飲食環境的產品而支付更多的錢,15.5%比較愿意在經濟條件許可的范圍內購買環境標志產品,只有2.8%表示無所謂。
消費者是市場的u201c上帝u201d,消費者的購買傾向直接影響著產品的發展方向。正是由于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而逐步影響著制造商和經銷商的生產經營思想,推動了市場和產品向著有益于環境的方向發展。在日本,55%的制造商表示他們申請環境標志的理由是環境標志有利于提高他們產品的知名度,30%的制造商認為獲得環境標志的產品比沒有貼環境標志的產品更易銷售,73%的制造商和批發商愿意開發、生產和銷售環境標志產品。此外,相關調查顯示,40%的歐洲人已對傳統產品不感興趣,而是傾向購買環境標志產品;日本37%的批發商發現他們的顧客只挑選和購買環境標志產品。德國推出的一種不含汞、鎘等有害物質的電池,在獲得藍色天使(德國環境標志)之后,貿易額從10%迅速上升到15%,出口英國不久就占據了英國超級市場同類產品10%的市場份額。
2.跨越貿易壁壘 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在保護環境、人類健康的旗幟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u201c環境壁壘u201d更加森嚴,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形勢日趨嚴峻。以服裝行業為例,以歐盟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各種環境標志制度,保證紡織品經過檢驗且不含有害物質,并在標簽上做出明顯的標識。出口到歐盟成員國的服裝和紡織品,如果不符合相關標準或進口商的環保要求,就會被禁止進口或被出口商拒收。各種產品若想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或打入國際市場,就必須讓產品的u201c出生證u201d得到更廣泛的認同。綠色消費是當今世界消費領域的主潮流,環境標志產品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喜愛,它應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3.經濟發展規律鼓勵企業選擇環境標志
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在管理上樹立經營理念,不斷為企業文化注入新的內涵;就必須開展企業流程再造等工程;就必須不斷地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或為原有產品增加新的附加價值,不斷尋找新的賣點。綠色消費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新時尚,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可抓住機遇,開發有利于環境的產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