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重工業包括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行業
。1999年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
企業重工業增加值11617億元。能源工業有煤、石油和電力,其中煤是主要能源。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大同、河北
開灤、河南平頂山、安徽
淮北、山東兗州、江蘇
徐州、黑龍江雞西
、遼寧鐵法等16個。隨著工業體制的改革,煤炭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
向集約型轉變,同時煤炭工業多種經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
不斷變化。中國
重點煤礦已發展多種經營企業1.7萬家,產值相當于煤炭產值的一半以上。石油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北的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山東的勝利油田,河北的華北油田,天津的大港油田。在新疆發現了塔里木、吐魯番u2014哈密、準噶爾三大產油盆地。除在陸地建成了一大批特大型、大型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外,還在海上建成了渤海、南海東部、南海西部等海上油田。新組建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石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兩家石化集團,后者1996年的營業收入為389億美元,位居世界500強的第62名。包括火電、水電和核電的電力工業發展最為迅速,進入90年代,發電裝機容量從1億千瓦發展到2億千瓦,發電量和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大型水電站有58座,其中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以上的電站有19座。正在建設的大型水電站有二灘、小浪底和長江三峽水電站。連云港、嶺澳核電工程正在施工中。已建成的核電站有浙江秦山核電站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各大電網已覆蓋了中國城市和大部分農村。大型鋼鐵企業分布在鞍山、太原、包頭、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攀枝花等地。
百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有24家,其中上海寶鋼集團是新組建的鋼鐵集團。一批大型鋼鐵企業采用先進工藝技術,改造更新設備,已能生產冷軋鋼板、冷軋硅鋼片、鍍鋅鋼板以及開采石油所用的鋼管等一批高檔次鋼材。中國已能冶煉1400多個鋼種、軋制2萬多種規格的鋼材,鋼材自給率已達90%左右。機械工業有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儀表、通用機械、重型礦山、機床、電工電器、軸承、汽車、食品機械等行業。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一批代表當今工業發展水平的高技術產業已在中國迅速發展,并初具規模。如汽車工業方面,長春一汽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先后引進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技術,制造出的捷達、奧迪、桑塔納、別克等名牌中高級轎車已推向市場。中國機械工業可向各行業提供各種高水平的大型成套設備,包括煉鐵高爐、板坯連鑄機、發電、煤礦開采、石油勘探、石油鉆機、煉油廠和化工廠、浮法玻璃生產線等成套設備。中國機電產品已成為外貿,1999年出口創匯770億美元。化學工業包括化學礦山、化肥、農藥、基本有機原料、基本無機原料、合成纖維單體、合成橡膠、感光材料、橡膠制品、塑料制品、石油化工、日用化工、醫藥化工等行業,能生產4萬多種產品。中國生產的合成氨、化肥、硫酸、純堿、輪胎等10多種化工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上海、北京、天津、沈陽、大連等地是中國重要的化學工業基地,其產品不僅可滿足國內需要,還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