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種商品在同一時間因地區不同而形成的價格差額。 中國的商品地區差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①同種商品在不同地區因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生產條件等的不同,其生產所耗社會必要勞動量也不等。②同種商品從產地運往銷地,經營部門需要支付一定的運輸費用;而且產地到銷地的距離不一,運輸條件不同,所耗費的運雜費也不等。這些費用要在價格上得到補償。
n 地區差價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反映著不同的經濟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對農產品收購實行以大城市為中心的u201c遞遠遞減u201d的政策,即距離大城市越遠,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越低;對工業品銷售實行以大城市為中心的u201c遞遠遞增u201d的政策,即距離大城市越遠,工業品銷售價格越高,而且都大大超過合理的限度。這種政策反映著資產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經濟關系。建國以后,國家根據各個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狀況和生產建設的需要,分別制定了u201c產運銷三者有利u201d、u201c城城微利u201d、u201c城鄉合理u201d等原則,對不同商品規定了地區差價的控制幅度,少數商品還實行了全國統一價格。合理的地區差價,有利于促進商品正常流通、生產力合理布局、擴大地區間物資交流,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鞏固工農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