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對外勞務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國際勞務市場僅占 15%,與中國勞動力的潛力相比遠遠不相適應,與傳統的勞務輸出大國數以百萬計的規模差距很大。這與現存的問題和障礙有關 :
目前中國的對外勞務合作尚未有國家立法,主要依靠商務部頒布的部門規定和條例管
理,對管理和規范對外勞務合作行業行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規章執行和處罰力度不夠,難以有效地扼制違法經營活動。
仍未擺脫計劃經濟的烙印,與現代的市場經濟和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不相適應,如政出多門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經營制度已不適應國際市場要求 ;政府監管體系不健全,在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和外派勞務人員合法權益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 ;管理基本上還是以管制為主,缺少相應的促進和扶持政策等。
沒有將對外勞務合作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而采取多種方式促進和發展,在組織、 規劃和引導方面缺乏力度,沒有相應的國家立法和財政支持措施,對勞務合作的正面宣傳和報道不夠等。
多頭對外是導致市場經營混亂的重要原因,除經商務部批準的正規公司外,許多部級、省級分支機構和掛靠企業未經批準也從事代招出國勞務業務,一些個體戶也變相辦理出國勞務,不規范和低價競爭擾亂了市場秩
出國手續復雜,辦證周期過長2002 年,中國頒布執行了《辦理勞務人員出國手續的辦法》,結束了多年來持因公護照出國的做法,逐步與國際接軌,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手續,但辦理因私護照仍有很多問題,一是所需材料太多,二是周期太長,三是公安部門辦護照不管簽證,出國人員費用大、困難多。
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
中國勞務信息來源主要靠駐外使館經商參處、各公司駐外公司和機構、出訪的臨時團組和個人關系及部分新聞媒介等。信息途徑較少,同時沒有統一的信息處理網絡,導致大量信息重復處理與信息浪費現象并存。
包括財政、金融、保險、外匯、中介組織和其他社會服務體系。如國家財政在對外勞務合作方面沒有資金支持 ;勞務人員出國前的保證金貸款沒有保障 ;尚未有專門對外派勞務人員服務的風險險種 ;出國勞務的外匯匯回沒有強制性要求,且每筆外匯匯回時均要發生一些費用,相當多的勞務人員沒有通過正常渠道將外匯收入匯回國內 ;對外工程承包商會作為惟一 中介組織,其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普通勞務從出國立項開始到最終出國涉及一個龐大的社會關聯網絡,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