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證融資風險系指進出口商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銀行通過信用證為其提供的融資貸款,這些風險主要包括:政治風險。當今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蕩不安。遠有前幾年的阿根廷金融風暴、亞洲金融危機,近有2003年上半年的伊拉克戰(zhàn)爭,而政權更替、外匯管制在部分國家也時有發(fā)生,此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的貿易壁壘也給企業(y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些都可導致銀行的應收賬款難以安全收回。
客戶風險。進出口雙方惡意詐騙,內外勾結,共同欺騙銀行。如以假進口套開遠期信用證進行融資,或以空證打包放款,或偽造單證。在進口項下,單證相符的單據(jù)到達后,進口商破產,無力付款,或在進口押匯情況下,銀行先墊付放單,后向進口商收款,這樣風險就比較大。在出口項下,出口商獲取打包放款的款項后,將此筆款項挪作它用。致使信用證稱為一紙空文,使打包款項無法及時償還。
市場風險。從進出口雙方簽訂合同到開出信用證再到付款,有一段時差。如果交易的貨物價格波動比較頻繁或進口方破產、進口商利用法院支付令故意拖欠貨款等都會影響信用證的按時執(zhí)行。
匯率風險。信用證都是以外幣計價開立的,這就牽扯到了匯率風險,由于匯價變動而使某一方遭受損失。如在進口項下,開證日與付匯日之間有一定的時差。尤其是在遠期信用證下,如果在付匯日外幣匯率上升了,這時若申請人無充足的資金購匯,開證行就必須墊支一部分款項單證不符風險。在進I-I項下,開證行簽發(fā)了提貨擔保書,便失去了對外拒付的權利,即使單據(jù)有不符點,也必須付款,而且~ 旦真正的貨主持全套正本提單提不到貨而要船公司賠償時,開證行必須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在出I-I項下,出I-I商提交的單據(jù)與信用證條款不符是常有的事,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大的收匯風險,但當市場價格變化對買方不利時,買方往往借故壓價,而作為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的開證行在發(fā)生單證不符時,其付款責任即可解除,從而使打包放款、出口押匯的款項無法得到及時清償==信用證融資風險的成因。
信用證業(yè)務自身的特點所決定。信用證業(yè)務是憑單付款的業(yè)務,開證行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它既對出口商提供擔保,又以滿足信用證各項要求為條件從而保證進口商的利益,但正是由于信用證運作的獨立性,使一些不法商人有機可乘,利用信用證只處理單據(jù)而不涉及貨物的特點,進行作假或以假單據(jù)騙取貨款,或以假信用證騙取貨物或騙取到銀行融資便利達到欺詐之目的。即使在正常交易中,也有一些商人因市場變化、價格因素等,在單據(jù)中挑毛病,從而達到降價、減價、遲付、少付的目的,給出口商正常收匯造成風險和損失。
外部環(huán)境錯綜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信用證自開出至付款時間有一段時差,如市場、匯率、政策、企業(yè)狀況等都有可能發(fā)生不利于開證行的變化,尤其是遠期信用證,很多情況下,超過合理付款期限,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企業(yè)資金供需矛盾 引起開證規(guī)模失控,造成資金u201c體外循環(huán)u201d或挪作他用,控制資金回流難度加大。
銀行通過信用證融資可獲得較高的收入。進口信用證項下,銀行可獲得開證手續(xù)費收入、提貨擔保手續(xù)費收入、進口押匯利息收入、售匯差價收入、低成本資金等。出口信用證項下,銀行可獲得各種貿易融資的利息收入、手續(xù)費收入、結匯差價收入等。在高收入的利益驅動下,銀行忽視了對信用證項下貿易真實性的審查和風險防范,給企業(yè)利用信用證非法違規(guī)融資提供了可能。
金融同業(yè)競爭激烈,降低融資條件。在金融同業(y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融資銀行為了鼓勵發(fā)展國際結算業(yè)務,在審批上對信用證融資手續(xù)比人民幣貸款手續(xù)簡單快捷,而且,有時會遷就客戶的無理要求,降低融資條件。如降低保證金收取比例、信用擔保開證等,助長了企業(yè)的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