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強進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政策措施。
會議確定以暫定稅率的方式,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進口關稅,降低部分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生活用品的進口關稅,降低初級能源原材料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關鍵零部件進口關稅。繼續落實對自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進口零關稅待遇,加快降稅進程,進一步擴大零關稅商品范圍。結合自由貿易區降稅安排,引導企業擴大從自由貿易區成員方的進口。
2012年12月17日,財政部宣布,為積極增加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對784種進口商品的關稅進行調整,對其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兒奶粉的進口關稅稅率下降幅度相當大,由原來的最惠國稅率20%降至5%,下調了75%;進口醬油的關稅由28%降至15%,籃球、足球、排球和跑步機的關稅由12%降至6%,也下調了50%左右。
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研究提出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5年6月1日起,中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在本次調整中,西裝、毛皮服裝等的進口關稅將由14-23%降低到7-10%,短統靴、運動鞋等的進口關稅由22-24%降低到12%,紙尿褲的進口關稅由7.5%降低到2%,護膚品的進口關稅由5%降低到2%。
2016年1月1日起,我國進一步擴大進口日用消費品降稅范圍,對箱包、毛制或棉制大衣、毛制西服套裝、圍巾、毯子等16種進口日用消費品實施降稅。降稅后,箱包、毛制西服套裝的暫定進口稅率為10%,毛制上衣、圍巾、毯子的暫定進口稅率為8%,真空保溫杯的暫定進口稅率為12%,太陽鏡為6%。
2017年11月24日,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我國將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自2017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本次進一步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范圍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著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各類消費品,共涉及187個8位稅號,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2]2018年5月2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降稅幅度分別為40%、2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平均降稅幅度46%。
[3][4]2018年5月30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較大范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更好滿足國內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5]2021年1月1日起,中國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藥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