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十三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圖表、字幕:只有2220m3,)排在世界第109位,在中國西部廣袤的國土上,缺水更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新疆天業,正是把握住了這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主題,邁出了企業發展的堅實腳步。
為積極落實國家提出 u201c把節水灌溉做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u201d的要求,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發揮天業u201c企業技術中心u201d的創新能力,集中了塑料加工、機械制造、電氣、農田水利等各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同時吸納了與節水農業相關的專家學者50余人,其中院士2人,高級職稱40余人,專門從事節水灌溉設備開發、研究及推廣應用。專業研究共有八所一室:干旱農業研究所;塑料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機械研究所;天業農業研究所;天業塑料研究所;天業節水灌溉工程研究所以及天業節水灌溉產品檢驗室,天業節水設備自動化研究所,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導的新型科研開發體系。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進程。
1998年以來,在引進世界一流設備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完成了滴灌代設備的國產化開發。在此基礎上,公司于2000年投資1.5億元建立了2萬畝節水農業試驗基地,4萬噸節水器材生產基地。到2003年初已形成了400萬畝節水器材的生產能力。
新疆天業認為節水灌溉是新一輪農業革命的關鍵技術,經過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創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節水新技術發展之路,即:應用技術研究u2014u2014市場定位u2014u2014引進先進適用技術u2014u2014技術和裝備國產化u2014u2014服務制造市場----規模化生產。
新疆天業致力于開發u201c性能可靠、使用方便、農民用得起u201d的節水器材和節水技術,形成了自有知識產權的u201c天業滴灌系統u201d,使u201c膜下滴灌棉花u201d節水器材畝投入由95年的2400元,降到的240元。受到了專家和廣大農戶的歡迎和肯定。
同時,也對節水技術條件下作物豐產栽培模式、水、肥、鹽、熱運移規律,滴灌作物專用肥料等一系列課題進行研究、試驗,并編印了 u201c新疆天業滴灌技術u201d、u201c施工管理u201d及u201c主要作物栽培技術u201d等教材,為廣大農戶應用節水技術提供了配套的書面資料。加之天業公司從設計、安裝、培訓、運行的全程周到服務,使大田膜下滴灌技術在近五年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3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