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境保護總局印發的,《2000年全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狀況公報》中,我國環境服務業首次被定義為與環境相關的服務貿易活動,具體分為環境技術服務、環境咨詢服務、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管理、廢舊資源回收處置、環境貿易與金融服務、環境功能及其它環境服務六類。
我國環境服務業起步較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形成產業雛形,其發展大致經歷了污染治理技術服務、環保服務和環境服務三個階段。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之前,我國與環境產業相關的科研設計單位是環境服務業主要從業主體,服務業也相應以開發、設計等技術性服務為主。20 世紀90 年代后期,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工程為基礎的環境工程公司大量進入服務業,環境服務業的內涵也從單一的環境技術服務延伸到環境決策、管理、投資和融資等領域。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加快落實《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撐《國家環境保護u201c十二五u201d規劃》實施,指導和推進環境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編制本規劃。
規劃以專業化、社會化為導向,以滿足u201c十二五u201d國家環境保護需求為根本,以全面推進環保產業業態轉型為主線,以重點領域環境服務業發展、優化政策環境、完善支撐體系為重點,提出了優先發展污染治理設施的社會化專業化運營服務、重點發展綜合環境服務、大力推進環境咨詢服務、加快發展環境技術服務、逐步發展其他環境服務、加快建設環境服務支撐體系六項主要任務;明確了深化服務領域改革、加強政策引導、加大金融支持等保障政策;提出了提高認識、實施評估、加強聯動、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四項推進規劃實施的具體措施。
環境服務業是環保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環境全球化的迅猛發展,環境服務業在國際環境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提高,已成為環保產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發展環境服務業,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提高環境質量不僅是我國節能減排與建設兩型社會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著眼于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隨著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和群眾環境意識的提高,以及城市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環境服務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新型的環保產業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大量利用高科技手段,因此環保技術咨詢服務、信息與技術服務、環保培訓與教育、環境核算與法律服務、污染防治設施運營與承包服務、環境監測自動化工程以及其他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服務業也將獲得快速發展。
u201c十二五u201d期間,我國環保產業投資將達3.1萬億元,重點投資項目涉及固體廢棄物處理、脫硫脫硝、市政污水、污泥、工業廢水等多個方面。我國環境服務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未來增長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