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上,TCP/IP的電子郵件系統也分為用戶界面和文件傳輸兩部分,但文件傳輸部分并未獨立出來,形成一個類似于MOTIS中MTA的概念。其中的原因在于TCP/IP自始至終堅持端到端的思想,它的電子郵件系統也不例外地采用端到端的傳輸方式,不存在郵件的存儲轉發問題,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引入像MTA一樣負責存儲轉發的機構了。
n 在端到端方式中,雖然初始主機要參與郵件傳輸的全過程,但由于TCP/IP下層協議的簡潔性,其效率反而比存儲轉發來得高。
n 同MOTIS一樣,TCP/IP電子郵件系統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收方主機(叫作遠地機)暫時不能訪問(比如未開機、出故障、不能建立網絡連接等)時,如何發送電子郵件的問題。在TCP/IP的術語中,這叫延遲傳遞(de1ayeddelivery)。
n 電子郵件系統的優點是即便遠地機不可訪問,發送者也可以把文件發送出去。為此TCP/IP采用spooling緩沖技術,將用戶收發文件與實際的文件傳輸區別開,這種劃分實際是UA和MTA劃分的原型。
n 用戶發送郵件時,首先利用用戶界面生成郵件,然后把它傳給發送郵件spooling區,相當于文件從UA到MS。然后的整個發送過程用戶都不必關心,等待關于發送結果的報告就可以了。負責發送郵件的客戶(相當于MTA的發送部分)是一個后臺進程,它一發現發送緩沖區有郵件待發,立刻將其取出,并把信宿機名映射成IP地址,然后請求與對方的服務器(相當于MTA的接收部分)建立TCP連接。如果連接成功,便發送郵件,對方服務器將接收到的郵件存放在接收郵件郵箱(相當于MS)中;發送完后,客戶將相應郵件從發送緩沖區刪除。假如連接不成功,客戶記下發送時間。客戶進程周期性地檢查發送緩沖區,每當它發現未發郵件,或用戶傳來一個新郵件,客戶立即著手發送。當發現某郵件很長時間(如有些系統將這個時間設置為3天)都發不出去,客戶將它返回發送者。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