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美元與主要貨幣兌換率
(20XX年6月28日)
貨幣倫敦市場
1英鎊合美元1.6210
1美元合加拿大元1.1420
1美元合德國馬克1.8150
1美元合荷蘭盾2.0410
1美元合瑞士法朗1.5610
1美元合比利時法朗37.37
1美元合法國法朗6.1450
1美元合意大利里拉1351.0
1美元合日元138.11
1美元合瑞典克朗6.5560
1美元合挪威克朗7.0800
1美元合丹麥克朗貨幣7.0150
貨幣香港市場
1英鎊合美元1.6255
1百日元合美元0.7250
1百泰銖合美元4.070
例2:橫空出世歐元走來
從1999年1月1日起,培育已久的u201c超級貨幣u201d歐元正式啟動。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1個歐洲發達國家,將統一啟用歐洲中央銀行發行的這一新幣種。手握巨量歐元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將以統一經濟實體的身姿出現在國際經濟、政治舞臺上。
這個u201c元u201d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在中國與歐洲交往日益密切、雙邊經濟交流日趨擴大的今天,歐元的出現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不妨先看看有關統計。
貿易方面。1997年中歐貿易額為4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出口238.1億美元,增長20.1%,扭轉了長期以來對歐盟貿易存在逆差的局面。今年1至10月,中歐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80.86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出口2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8.8%,進口156.17億美元,增長8.9%,改變了我國1996年和1997年從歐盟進口下降的局面。
投資方面。截至1997年底,歐盟國家在我國的直接投資項目達8352個,協議金額314.22億美元,實際投入133億美元。今年1至9月,歐盟國家對我國新增投資項目732個,協議金額46.6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1.22億美元。
這兩方面統計表明,我國與歐盟已相互成為第四大貿易伙伴,同時歐盟也是我國的第五大外資來源地。
雖然,歐盟的范疇要大于啟動之初的歐元區,但除了英國之外,大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已加入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因而以上統計是可以大致說明問題的。統計顯示,啟動后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擁有2.9億人口;聯盟內經濟生產總值(GDP)約6.23萬億美元,低于美國,高于日本,占全球總額的29%;除聯盟內貿易外,其出口貿易約為世界出口貿易總額的20%,占世界GDP總值的14%左右;加盟各國的外匯儲備,約占世界外匯儲備總額的21%;在目前世界貿易中,以歐洲貨幣單位結算的約占31%。顯然,對于這樣一個與我國經濟交往密切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正在實施外貿多元化戰略、力求擴大出口需求并積極尋求外來資本投入的中國,沒有理由不在戰略上予以高度重視。
歐元美元,爭奪在所難免
作為一種史無前例的跨國貨幣,歐元的啟動,首先將直接挑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形成并逐步演繹至今的世界金融格局。
以發達的歐洲為背景的歐元地位的上升,必然導致美元和日元地位的相對削弱。專家們的預測是,歐元問世后,美元占世界外匯儲備65%和美元結算占世界出口8%的局面將結束。從中長期看,歐元將占世界外匯儲備的30%至40%,世界出口的30%到40%將按歐元結算,全球30%至40%的金融資產將為歐元取代。與以往國際金融主要維系于美元的局面相比,這樣表現出多極化的新格局,有利于國際金融市場穩定。可從近期來看,歐元卻可能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不穩定。這種不穩定,至少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黃金價格面臨下跌壓力。目前歐元區11國的黃金儲備之和超過美國,相當于日本的10倍,而未來歐洲中央銀行有如一個統一國家的中央銀行,只需保護少量黃金儲備,即可滿足穩定幣值的需要,沒有必要儲存這么多黃金。富余的黃金一旦拋向市場,在新的關系下必然導致金價下跌。
另一方面,按照專家預測,未來幾年約有1萬億美元左右的金融資產將由美元轉為歐元,這樣一個拋售美元、收購歐元的轉移過程,很可能會在國際外匯市場引起劇烈震蕩。
歐元出現以后,歐洲中央銀行將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而各成員國的財政政策依然由各國政府制訂,其間必然要經歷一個艱苦的磨合過程,從而不可避免地給歐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外匯外貿,宜作短安排、長打算
這樣一些因素同樣會對中國金融產生影響。我國目前外匯儲備總量已超過1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幣種以美元為主。如果說外匯儲備多樣化是規避國際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在歐元正式露相后,適時適度地調整外匯儲備結構,當是防范匯率和利率風險的題中應有主義。基于同樣的考慮,對總額約達1300億美元、以美元和日元結算為主的外債余額,也應未雨綢繆,早作安排。道理無非還是那句老話:莫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歐元的啟動,還將對國際貿易產生深刻影響。未來的歐元區各國勢必相互降低甚至取消貿易關稅,為相互間商品、勞務和資本等的流通大開方便之門。同時,為保護區內各國繼續現行的u201c上去容易、下來固難u201d的高福利、高稅收政策,整個聯盟很可能對外來商品筑起統一關稅壁壘,將原來在一些國家實行的自動設限、配額限制、普惠制u201c中業u201d機制和反傾銷稅等貿易保護政策,推廣至整個聯盟市場并有所強化。
由此看來,歐元的出現,對我國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挑戰。雖然可能減少對歐貿易結算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降低匯率風險和貨幣兌換的費用,但所有這些都難柢其在內部降低u201c門坎u201d和對外提高u201c門坎u201d所造成的我出口商品競爭力的下降。這就要求那些以歐洲市場為取向的出口企業,既要善于尋求商機,隨機應變,更要提高自身u201c闖關u201d實力,以質取勝。政府則應采取包括制訂相應投資優惠政策并適當地與貿易掛鉤等措施,力求雙贏。
也許,誠如專家們所分析,歐元帶給我們的最大機遇,在于國際融資和引資。歐洲8家證券交易所將組建為統一的泛歐證券交易所的消息,更是預示了這一點。據統計,目前包括債券、股票和銀行存款在內的歐洲資本市場的總值約27萬億美元。歐元的實施和幾年后其他歐洲國家貨幣的淡出,將為統一的歐元資本市場的建立鋪平道路。而統一的歐洲資本市場一旦形成,將取代美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對于急需現代化建設資金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發行債券和股票的大市場。近日歐洲國家統一行動,紛紛降低利率,這對投資環境較好的我國來說,又何嘗不是積極吸引歐洲資本的有利時機?
當然,為避免匯率和利率風險,在進行具體籌資操作時,還應考慮周全,謹慎行事。專家們開出的u201c藥方u201d是:u201c短安排 長打算u201d。所謂u201c短安排u201d,即近期以發行短期債券為主;所謂u201c長打算u201d,即待u201c歐元風u201d風頭過后,視國際資本市場行情,有計劃地發售股票或長期債券。歐元在向我們走來,它將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深刻地影響中國已然開放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