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中,不論是對進口方還是出口方,核算成本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其主要包括如下幾項主要費用:
第一,貨物出廠成本價,也就是貿易術語中的EXW,主要是根據貨物的原材料成本加上生產加工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算出的出廠價格。
第二,貨物從工廠提貨后運到指定港口(或空港),向出口國海關申報,直至等待船期(航班)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加上上述貨物出廠成本,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FOB.
第三,貨物從出口國發至進口國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輸費用。這個費用加上上述兩項費用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CNF, 或叫CFR.
第四,如果貨物被投保,那么保險費加上上述三項費用,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CIF.
第五,貨物到達目的港口岸后需要辦理進口通關,涉及費用包括關稅及增值稅費(有些產品會有消費稅),進口清關費(主要包括報關、報檢費,倉儲費,港雜費,提貨費,換單費等),以及貨物放行后被送至買方指定地點所產生的送貨費。這些費用中,如果不包含關稅增值稅等稅費,則構成貿易屬于中的DDU, 如果包含了稅費,則構成貿易屬于中的DDP.
第六,當然,上面所有費用只是商品進出口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成本,構成進出口商品價格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出口方的利潤。
以上是進出口商品在核算價格是應該考慮的最主要的費用構成及核算方式。
作者:@外貿老兵陸陽,做外貿行業18年,累計負責超過3000筆外貿交易,多家公司特邀外貿顧問,希望把經驗分享給大家,幫你搞定那些外貿上搞不定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