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外貿課堂 >
外貿推廣 > Directindustry-VirtualExpo將完全干掉傳統企業環球資源!
Directindustry-VirtualExpo將完全干掉傳統企業環球資源!
環球資源2016年業務構成:近60%為展覽會業務,30%出頭為網站業務及雜志業務(才不到幾千個會員),其他為4%左右;環球資源接近90%及以上的業務來自中國內地,國際化程度太低太低。主要服務產品:汽摩配件及用品、嬰兒及兒童用品、電腦、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子零件、服裝及紡織品、流行服飾及配件、禮品及贈品、家居用品、五金及DIY產品、安防產品、休閑及運動用品、通訊設施等;環球資源已經基本上是個過時的企業了,傳統展會及雜志走下坡路是必然,B2B又被阿里巴巴不斷蹂躪,都沒法活下去了。
整個企業2500人左右,才1.577億美元的銷售,還是最早涉足B2B平臺的企業,業務卻完全不如2007年,一下回到解放前!!!過去10年居然毫無增長,2016年繼續延續下降趨勢,相比2012年最高值下滑近1/3,恐怖至極,可以用斷崖式下跌來形容。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年:預測公司的凈營業收入將介乎7,600萬美元至7,800萬美元之間。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凈營業收入為8,180萬美元。 過去10年平均凈利潤才10%出頭,哪里像個互聯網企業?人均銷售額更是低的可憐,可悲,可氣,可嘆!(粗略計算人均銷售不到63000美元),原環球資源創始人兼CEO韓禮士-Merle AHinrichs也是無力回天了,畢竟年歲已高,2011年新上任的CEO區乃光-Spenser Au再厲害也是無法扭轉頹勢了。(紐約2016年12月8日電 /美通社/ --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NASDAQ: GSOL) 宣布委任裴克為(Craig Pepples) 先生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有關任命將于2017年1月1日起生效。裴先生于2016年10月1日開始出任環球資源副首席執行官一職,接替早前公布將于2016年年底退休的現任首席執行官區乃光先生。)他們的業務經理與中國制造的業務經理一樣,動不動就是以國內三大知名B2B平臺自居,笑死人了,還以為人人都是當時牛根生的蒙牛,說是內蒙古第二,結果做到全國第二把交椅。
業績要覽:2016年上半年與2015年上半年之年度比較分析
?2016年上半年公司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營業收入為8,180萬美元,而2015年同期為8,590萬美元: ?源自展覽會業務的凈營業收入為4,740萬美元,而 2015年同期為4,620萬美元;
?源自網站及其它媒體業務的凈營業收入為3,070萬美元,而2015年同期為3,570萬美元。
?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利潤為88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為0.35美元。而2015年同期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利潤為88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28美元。
?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利潤為1,13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45美元。而2015年同期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利潤則為1,02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32美元。
?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經調整 EBITDA 為1,630萬美元,2015年同期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經調整 EBITDA 則為1,780萬美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的遞延收入和顧客預付費用為7,950萬美元,而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的遞延收入和顧客預付費用則為8,620萬美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所持的現金及現金等值物為8,790萬美元,同時沒有任何的債務。
業績要覽:截至 2016年12月31日全年與截至 2015年12月31日全年之年度比較分析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源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營業收入為1億5,770萬美元,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的凈營業收入則為1億7,100萬美元。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凈利潤為1,84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為0.73美元。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凈利潤則為2,40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83美元。
?公司在截至 2016年12月31日全年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凈利潤為2,42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96美元。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凈利潤則為1,90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0.66美元。
?公司在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年經調整 EBITDA為3,200萬美元,而2015年全年經調整 EBITDA則為3,080萬美元。
依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2017年上半年財務展望
?截至 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年:
?預測公司的凈營業收入將介乎7,600萬美元至7,800萬美元之間。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凈營業收入為8,180萬美元。 ?預測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每股盈利將介乎0.12至0.16美元之間,2016年同期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每股攤薄盈利為0.35美元。而2017年上半年每股攤薄的非現金股票費用及與公司數個股權補償計劃相關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預測約為0.05美元。
?預測公司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每股盈利將介乎0.17至0.21美元之間。2016年同期未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的每股攤薄盈利為0.45美元。
?預測公司2017年上半年經調整EBITDA將介乎1,110萬至1,190萬美元,2016年同期經調整 EBITDA為1,630萬美元。
2016年開始,環球資源不再公布雜志業務占比,也就意味著忽略不計,互聯網改變一切,雜志作為傳統媒體已經out了,另外中國業務占比也逐漸不再公布,應該是占比越來越高,都不敢對投資者公布,不然投資者再也不會認為他們是國際化的B2B平臺了,然而在業績下降,展會業務卻在一定程度上的上升,應該是強弩之末,回光返照。網站業務也就是B2B業務年年下降,應該要逐漸淡出視野了。
中國制造網,俗稱“小阿里”,但是他們的老板沈錦華很不喜歡,也不服氣,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阿里巴巴早,畢竟是98年,阿里巴巴是99年嘛!但是做到現在,在可見的2015年上市公司報告,也就是10000出頭會員,綜合性的B2B平臺,僅剩Alibaba的十分之一左右,被阿里巴巴擠得快沒有生存空間了。銷售額連續3年下降,近2000個員工,1萬多個會員,才不到5個億人民幣的銷售額,真的難為他們了!“小阿里”,肯定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了;平均客單價不到3萬塊人民幣,更是凸顯中國制造網的客戶質量太低太低。另外,據外貿朋友圈可靠消息獲悉很多中國制造及環球資源碰到與阿里巴巴競爭的時候,都是異口同聲說投放阿里巴巴錢有多的時候考慮下他們(樂于接受殘羹冷炙,真難為他們了)!業務人員自信都沒了!(焦點科技2015年年報公布的數據,銷售人員人均銷售在65萬左右,全公司人均銷售在26萬左右,大致4萬美金)以下是深交所的官方網站公布數據報告:
焦點科技(002315):2015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14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13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12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11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10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002315):2009年年度報告(中國制造網)
焦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2009年招股說明書,這個部分能顯示2006-2009共4年的數據
阿里巴巴,今天已不局限于國際B2B平臺了,10萬會員出頭,雖然小企業,小作坊,貿易公司,soho及離岸賬戶扎堆(2011年誠信門事件后,依然可以掛靠國內公司繼續可以合作,但Gold Supplier會員數量從最高峰的12萬多下降到9萬出頭),但是畢竟是用戶量第一啊,每個客戶少說5萬元左右的投入,也就是近50個億人民幣的國際B2B平臺營業收入,企業3萬人左右,最多的時候有1萬人左右服務的B2B平臺。不過阿里總體還是很成功的,才有了后面的淘寶,天貓,支付寶等企業的誕生,最后形成阿里帝國;阿里巴巴國際站的P4P,賣的比Google 關鍵詞還貴,天理何在!但是2011年開始收購了一達通,很多客戶都不愿意跟他們做生意,因為他們幾乎把信息快透明了,大部分的客戶信息都被阿里巴巴掌握了,也是蠻恐怖的,做也是死,不做更是死,因為信保或者阿里一達通走貨占有很高的權重。馬云一直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定位還是相當精準,最后才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馬云在多個場合表示,淘寶,天貓,阿里不生產,不銷售假貨,但有“網貨,高仿貨”。阿里巴巴所到之處,盡乎是趕盡殺絕;正所謂成也阿里,敗也阿里。因為信息不透明,才有了阿里巴巴;因為信息太透明,中國企業的品牌之路,創新之路,活活扼殺在搖籃中;比如老外壓價,都是要求The Bottom Price,然后再20%砍下去,還有幾個企業能活下去的?(試問做外貿的人,誰不討厭印度阿三?),還有多少企業有資金,有實力去大量投入研發,去搞創新,建設品牌。法國VirtualExpo集團成立于1999年,員工300余人,年營業額2億多歐元,總部座落于歐洲法國,是全球知名的在線展會集團,旗下擁有DirectIndustry(工業在線展會),NauticExpo(船舶在線展會),ArchiExpo(建筑家居在線展會),MedicalExpo(醫療器械在線展會),AeroExpo(航空航天在線展會),AgriExpo(農業機械在線展會)六大平臺,2016年年獨立訪客1.1億,在線展位超過30,000個,在線產品150萬種。DirectIndustry(工業在線展會)2000年上線,現有會員13,000余個;NauticExpo(船舶在線展會)2003年上線,現有會員4,000余個;ArchiExpo(建筑家居在線展會)2007年上線,現有會員7,000余個;MedicalExpo(醫療器械在線展會)2012年上線,現有會員3,500余個。AeroExpo(航空航天在線展會)2016年上線,現有會員1,000余個。AgriExpo(農業機械在線展會)2016年上線,現有會員1,0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