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21日21時59分訊(首席記者 趙鐵琥)今(21)日下午,中國林業集團與重慶市巴南區政府簽訂正式投資合作協議,將聯合在巴南打造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項目。該項目總占地約4100畝,總投資約230億元,建成后年木材交易量將超過1000萬立方米。項目分進境木材口岸、木材加工產業園和木材及木制品展示交易中心三部分組成,將著力打造國家級的木材貿易儲備加工基地。
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巴南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將改變全國木材產業發展格局 隨著我國深入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現已全面禁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預計至2020年,我國木材需求量將達到8億立方米,缺口將超過2億立方米。整個西南六省市年木材需求量近1億立方米,預計到2020年缺口將超過2000萬立方米。供不應求,缺口較大,未來木材進出口貿易將愈發活躍。
“現有的木材進境口岸及木材產業園主要分布于沿海、沿邊地區,內地尚處于市場空白。長期以來,西南地區不管是建筑用材還是家居用材,缺口部分大都通過沿海、沿邊地區進境后轉運至內地,不但耗費時間,還大量增加了物流成本。”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說。
為更好滿足西部地區市場需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將打造輻射西部地區的木材貿易集散地作為項目發展目標,并著力建設國家級的木材貿易儲備加工基地,真正實現“口岸+產業集群”的現代化口岸經濟發展模式,使之成為我國木材產業布局中的西部龍頭,改寫全國木材產業格局。
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功能分區示意圖。 巴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將著力打造創新型智慧園區 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以打造第四代產業園為發展目標,園區將大量融入智能化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互聯網著力構建線上線下立體交易平臺,采用“區塊鏈”模式建立貿易港企業主質量信用公示管理體系,并將建立中國唯一的林木產業“工匠”人才信息庫。
項目產業布局全面、分工明晰:項目一期以原木、鋸材貿易為主,并為入駐企業搭建物流、交易及金融服務平臺;二期著力加工制造,以板材、地板、木門、家具、裝配式木屋、木質工藝品等精深加工為主,同時融入文化創意、工業旅游等其它產業元素;三期以木材產業鏈最前端和后端高附加值的產業環節及其衍生產業為主,涵蓋研發設計、展示交易、教育培訓、會議會展、總部辦公等業態,并配套商務、商業等完善的城市功能,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項目區位示意圖。 巴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將與老百姓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該項目建成運營后,我國西部各省市區大量木材及木制品企業的進口木材將在巴南集中進境,有望改變目前企業進口木材的傳統運輸形式和運輸途徑,由多次運輸變為一次性運輸,小批量、分散運輸變為集中分批次通過長江水路運輸。進一步提高產業效率,同時運輸成本降低及貿易環節精簡將會降低原材料成本價,最終價格紅利會傳導至終端消費品。
“今后,咱們西部地區的老百姓購買家具、木制建材等會更加的便宜。而且,我們這個項目部分業態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能解決當地大量就業人口。”該負責人說。
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項目一期效果圖。 巴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巴南“六大優勢”確保項目大發展 據了解,今年以來,巴南區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招商引資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推動了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的招商工作。
“下一步將借助佛耳巖港碼頭資源,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的強力支撐,便捷的水、公、鐵聯運體系,華南城、凱恩等專業市場配套支持,產業集群化后續廣闊發展空間,便捷的商務配套服務等六大優勢,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的歷史機遇,加快建設中國西部木材貿易港項目,設立進境木材口岸,建成木材及木制品進出口集散中心,吸引沿海沿邊地區的木材加工企業內移,打造西部內陸木材交易及木制品加工為主的資源性產業集群。”巴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中林集團情況簡介 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主要經營速生豐產林培育,國外森林資源開發,木竹及其制品、人造板、家具、木片、林化產品、林木種苗、花卉等產品的生產銷售及進出口,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藥材及相關產品的經營貿易。
目前,中林集團下轄中國林產品公司等10家子公司,在全國擁有并經營九十多家企業,并在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區)和新西蘭、俄羅斯、新加坡、緬甸等國建有生產基地和經營網點,經營業務覆蓋林業資源培育開發利用的全過程,在林業全產業鏈的眾多生產經營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