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電商時腦海中浮現的應該是淘寶,京東,1688等這些國內電商平臺,其實還有一種跨境電商很多人都還不是很了解。跨境電商是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商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么3個關鍵詞: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支付結算、跨境物流。而跨境電商與國內電商的差別也正是體現在這里。
一:運營側重點不同
在國內運營要做的事非常的多,當然,像成熟一點的企業比如說良品鋪子這樣的大型電商企業,他就不必擔心,他有自己的體系,新媒體運營,去專門的引流,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推廣。
亞馬遜平臺就不一樣了有點反著來,就像上邊講的一樣,你只要做的是SEO,SEM的優化,其余的就是選品和運營,你要做的非常的少,但是你要做的非常的精。
如果你會站外引流,這當然是好事,如果你不會也能在亞馬遜上取得成功,即使你要做營銷,困難會比國內的高很多,不是說你沒法做,要想在中國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才,成本就會提高,難度也會上升,所以它們的側重點不一樣。
二:運營環境不同
做亞馬遜的都知道,它是個不看重店鋪看中商品的,這就是和國內電商平臺有點不一樣的,是為了那些有潛力,確保消費者喜愛的產品能檢索交易之后才形成訂單,亞馬遜站內搜索引擎是世界頂尖的購物平臺搜索引擎,它的A9算法也確保了亞馬遜始終圍繞產品,并非圍繞的是店鋪和品牌。
亞馬遜在平臺研發上投入是非常高的,平臺研發力度和研究上的實力就造成了國內電商運營和跨境電商運營上的模式和效果都有極大的不同,它們會做一些活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三:交易風險差異
國內企業只是產權意識比較薄弱,大量的無品牌、質量不高的商品和假貨仿品充斥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時有發生。
在商業環境和法律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很容易引起知識產權糾紛。國內電子商務行為發生在同一個國家,甲乙雙方對商標、品牌等知識產權有統一的認識,侵權引起的糾紛較少,及時產生糾紛,處理時間較短,也比較方便。
四:平臺規則不同
就目前而言跨境平臺比國內平臺需要了解的規則要更復雜更全面,跨境電商經營借助平臺除了國內的平臺,還可能在國外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展交易,各個平臺均有不同的操作規則。跨境電商要以國際一般貿易協定和雙邊多變的貿易協定為基礎。跨境電商要及時了解國際貿易體系、規則、進出口管制、政策的變化,對進出口形式也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總的來說,跨境電商相比較于國內電商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在其中的。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