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衛生和經濟危機,顛覆了海運和貿易格局,對海運發展前景產生重大影響。40尺標準箱的海運價格從2001年的1000多美元漲到2021年8月的2萬美元的天價,且仍“一箱難求”。究其原因及會對哪些方面造成影響,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貿易單方向流動的影響。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的現狀基本是有出沒進,運出去的箱子不能及時完成清箱,進而影響到了集裝箱周轉。船運商將空返費全部攤銷到出口的單趟運費,從而造成中國往外出口的運費遠遠高于進口的運費。
二是印鈔惹的禍。由于疫情形勢,國際上很多地區的日用消費品,只能通過從中國進口進行補貨。美國為了抵消疫情對其本國經濟的影響,開足馬力印鈔票,我們運出去的一船船商品換來的卻是人家的一張張“紙”。為了這“紙”不貶值,我國政府還要保持匯率的穩定。最后的結果就只有視目以待,但出口的那一船船商品,才是真正的資源。一個正常的貿易應該是互利互惠、有進有出的。而美國公開化、明朗化侍奉單邊主義對抗中國,公然與經貿規律背道而馳,其真實用意不得不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提前做好應對和籌劃。
三是疫情后產能消化問題。因為疫情刺激發展起來的制造業,疫情后那些過剩產能如何消化等問題,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從美國拉回一個箱子的代價,遠超在中國再造一個箱子的成本,從而刺激集裝箱制造商盲目擴產能,消耗有限資源。疫情后過剩的集裝箱,會通過若干年去消化。集裝箱企業也將多年沒有定單,從而陷入更大的危機循環。高啟的國際運費,終將觸頂,那時中國的商品價格也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反而是給國外制造業創造了復蘇的機會。
所以,美聯儲、華爾街的影響力和能量一定不容小覷,這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還真是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