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簡介跨境電商包括線上的信息流、電子商務以及資金流和線下的物流,其中前面三個都是基于互聯網運行,只有跨境電商物流必須有線下實體環境才能完成。跨境電商物流與普通物流的區別在于地域不同。跨境電商物流指的是跨境電商賣家將貨物從本國通過陸運、空運或者海運運往另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關境不同)。
跨境電商物流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直郵模式。指訂單產生后,賣家將商品和包裹直接從國內倉庫發貨至境外消費者手中的物流模式,包括以下三種主要渠道。①國際郵政:可細分為郵政小包(含平郵小包、掛號小包)、e郵寶和EMS等類別,其中以郵政小包和e郵寶為主。②商業快遞:一般指DHL、UPS、FedEx三家國際知名快遞公司,提供時效快、包裹妥投率高、包裹網完整性好的物流服務。③國際專線:將航空干線資源與商業清關或郵政清關、目的國尾程物流整合起來的跨境物流方式。行業內較為常見的主要包括美國專線、歐洲專線、澳洲專線、俄羅斯專線等。
第二,海外倉模式。海外倉服務指為賣家在銷售目的地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派送及退換貨等服務。確切來說,海外倉模式應該包括頭程運輸(海運、鐵路、空運、快遞等各種方式均有)、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海外倉模式下,出口商品在國外消費者下單前就已抵達國外倉,因此可以提升配送效率,但使用海外倉提前備貨的商家需要通過歷史數據測算未來市場需求,為降低庫存風險,商家一般選擇爆款產品進行海外倉發貨。近年來,在我國跨境出口電商品類升級和海外消費者對極致化配送體驗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海外倉模式快速發展。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借助第三方海外倉、自營海外倉等倉儲資源實現電商訂單的履約以及存儲功能,減少消費者對于頭程及中間跨國運輸長時效的等待。
圖表 17:海外倉模式運輸流程海外倉的優勢:
1、商品提前前置在海外倉中,能夠提升運輸時效。對消費者而言,能夠提升消費者下單到收貨的時效,增強客戶體驗;對商家而言,物流效率高能夠增強產品銷售競爭力,吸引流量;
2、發貨穩定,尤其在新冠疫情后海外倉模式下的跨境運輸優勢明顯。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運輸線路的不確定性增大,航空海運等倉位緊張帶來跨境物流運輸費用上漲、商品無法按時到達等問題,海外倉模式下商家可以提前數月進行備貨,將商品提前存放在倉庫中,在跨境運力波動時仍然保證商品正常銷售。
3、消費者能夠獲得更為全面的服務。海外倉最接近消費者,在處理退換貨、售前展示、上門安裝(例如家電家具類)、售后維修等方面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服務;
海外倉的劣勢:
1、對商品賣家而言,存在資金占用及庫存風險。例如從中國運輸至美國,商家需要提前備貨,一般通過海運運輸至美國境內后才能進行商品上架開始銷售,需要約為期一個月的資金占用。此外,采用海外倉模式進行商品銷售的賣家需要一定的庫存管理經驗和能力,需要較為準確的預測市場需求量以保證庫存的周轉效率,否則若備貨至海外倉的商品滯銷,則商家會面臨持續性倉租費用;
2、對跨境物流方而言,在海外租賃倉庫需要前期倉庫裝修、設備、倉內操作人員等前期投入,面臨較長的爬坡期。海外倉對物流企業來說屬于重資產運營模式,在開設新倉初期會產生倉庫裝修、設備投入和人員招募等一系列前置成本,且前期為了填倉吸引貨量,物流方通常會制定較低的價格甚至出現倒掛的情況。此外,海外倉模式下考驗物流企業的庫存管理能力,當倉庫庫內的標準流程、運作效率得到市場認可,倉庫出貨量達到一定規模后,海外倉才會開始實現自身盈利能力。
第二節 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市場分析跨境電商物流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支撐,相比國內快遞物流,跨境電商物流流程復雜大大提升,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痛點之一,因此,我國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推動跨境電商物流建設,眾多信息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跨境物流行業,跨境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伴隨著跨境電商交易量的持續上升,跨境電商物流行業萬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1、利好政策推動跨境物流建設發展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跨境物流行業的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商務部、國家郵政局、海關總署等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文件,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和跨境寄遞服務企業在境外建立海外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建設,相關政策匯總如下:
圖表 18:截至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 時間 | 發布部門 | 名稱 |
| 2017年1月 | 商務部 | 《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 |
| 2017年1月 | 國家郵政局 | 《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 2017年5月 | 海關總署 | 《2017年海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工作》 |
| 2019年3月 | 國家郵政局、商務部、海關總署 | 《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寄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暫行)》 |
| 2020年2月 | 商務部 | 《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 |
2、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擴大,帶動跨境物流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的發展,2010-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10.5萬億元,比2018年的9萬億元增長16.66%,2019年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32.7%。同時,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驅動跨境電商物流市場持續增長,據統計,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約21000億元。
圖表 19:2010-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圖表 20:2015-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市場規模我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擁有全球領先的穩定的產業鏈,產品的性價比在全球極具競爭力,因此我國出口跨境電商體量領先全球,由此帶來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的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據統計,2019年8月-2020年7月,全球總的跨境電商包裹中,中國發出的包裹占比60%,遙遙領先其他所有國家,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需求在全球占主導位置。
圖表 21:2019-2020年全球各國發出跨境電商包裹占比跨境電商物流履約主要通過直郵和海外倉兩種途徑。直郵業務是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完成門到門或者門到倉全流程跨境物流環節;海外倉模式以備貨為主,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先于訂單產生前將批量貨物運至目的國倉庫,待訂單產生后再通過目國物流服務商由海外倉直發消費者。當前直郵和海外倉兩種途徑的市場規模占比約在6:4左右,預計將會長期并存。
第三節 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發展趨勢隨著跨境電商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長,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然而,跨境電商物流的難度相對較大,客戶對跨境電商物理的清關效率和保險能力要求的提高需要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強自身服務能力,借用信息技術推動效率的提升,這種情況下,行業也將加速洗牌。
1、跨境電商公司自建物流管理體系
對于物流配運的高品質追求將成為跨境電商公司整體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壯大,跨境物流需求量的快速增長,有實力的電商公司將開始自建物流管理體系,即使不能做到全流程的自建物流,也可以在某些節點投入自建物流管理,比如自建海外倉。
2、行業競爭加劇
跨境電商行業的高速增長,也將帶動跨境物流行業市場需求迅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跨境物流行業,其中包含傳統的物流企業、跨境電商平臺、國內電商平臺以及跨境電商賣家等,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競爭將會加劇。
3、新技術賦能提升行業效率
目前,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行業,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視頻識別等技術的加速普及,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也有望賦能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對運輸路線、資源調度等進行合理優化和配置,進而提高運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