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問題一直是跨境電商在不斷改善但是依然令人頭疼的大難點,但是要做好跨境電商,物流確是尤為重要的環節。
與國內多家物流公司齊頭并進、全國各地發來的產品也能實現最慢7天到貨,最快不到24小時就能簽收的物流環境不同,國際物流涉及很多手續,跨境距離更遠、時間更長、成本更高。如果按照傳統的外貿物流模式,那么跨境電商很難通過線上購物來提升用戶體驗。另外,跨境物流還會涉及到報關清關的很多手續和文件,所以過程非常繁瑣,讓很多想做跨境電商的人非常頭疼。
因此,今天就和講一下跨境電商主要的四種物流模式。
目前,主要的跨境電商物流有四種出口渠道:商業快遞、郵政小包、專線物流和海外倉。其中,70%的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包裹都是通過郵政系統投遞,而中國郵政占據50%左右。
各種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的優缺點:
一、國際商業快遞TNT被FedEx收購以后,國際商業快遞剩下三大巨頭:UPS、FedEx、DHL,UPS和FedEx的總部在美國,主要優勢在歐美地區,DHL總部位于德國是全球快遞,業務優勢范圍較多。
國際商業快遞的主要特點是:時效性有所保證,丟包率低,跟蹤信息準時,但仿牌、含電池、特殊類產品基本上都不能遞送,且物流成本高,如果涉及到出口清關,需要電商在國外有“進口商”資質。另外,國際商業快遞的服務模式是門到門,更適合B2C的跨境電商銷售一些價格高、利潤高、體積小的產品。
二、郵政物流得益于萬國郵政聯盟和卡哈拉郵政組織(KPG),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比其它任何跨境電商物流方式都要廣。除了中國郵政,中國賣家使用的其他郵政還包括香港郵政、新加坡郵政等。
郵政物流也可以叫郵政小包,得益于萬國郵政聯盟和卡哈拉郵政組織(KPG),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比其它任何跨境電商物流方式都要廣。郵政的優勢除了范圍廣,價格便宜也是一大特點,但是實效性長,跟蹤查詢能力差,服務水平欠缺等問題也比較明顯,基本上跨境電商對外郵政和國際商業快遞的區別就和國內順豐快遞和郵政的區別。因此,郵政物流更適合產品體積較小、賣價和利潤空間較小、服務要求不高、時效要求不高的快遞。
三、專線物流又稱物貨專線,跨境專線物流一般是通過海運、航空包艙等方式將貨物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公司進行目的國的派送。這種模式是從傳統物流模式演變而來的,適合現在悶聲發大財的B2B跨境電商們使用,但是大批量發貨的模式涉及到海外清關,商家無法完成目的國清關對接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將發貨、海外倉、報關、海運/空運運輸、目的國清關、海外配送等交給物流公司統一服務,但是也就是因為這些環節的繁瑣,讓像Tospino這樣既做好了市場又包攬物流的B2B跨境電商平臺顯現除了其中的優勢。
四、海外倉海外倉模式其實和專線物流模式有點相似,指為賣家在銷售目的地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不同的是海外倉商家是提前將還未銷售的商品備貨到海外倉,然后等待客戶在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上下單以后,再由海外倉進行發貨,這種模式適合B2C的暢銷品銷售,也同樣適合大量B2B剛需品銷售。是具體操作大致是中國賣家通過海運、空運或者快遞等運輸方式將商品集中運往海外倉儲中心進行存儲,并通過物流承運商的庫存管理系統下達操作指令。
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問題和解決方案
跨境電商物流的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時效性和成本問題,這直接導致了跨境電商的退換貨難,用戶體驗差。
當下我國的跨境電商出口主要的物流形式還是郵政小包,一些電商發展較成熟,用戶對商品物流要求高的地區則使用的是商業快遞,但這兩種快遞形式要么就是時間太長,影響與用戶消費體驗,要么就是成本高,直接占據總成本的20%-30%,這無形中很大程度地阻礙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目前解決跨境物流問題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海外倉模式,通過海外倉用本地發貨的形式提升用戶采購的到貨時間,直接優化他們的購物體驗。一個包裹在國內發貨起碼需要15-30天,但是如果采用海外倉,可以直接從當地發貨,那么久可以縮短到7天左右,像Tospino這樣直接用自己的配送團隊配送的,大部分周邊城市只需要0.5到15個小時。一些大型的企業也可以采取自建海外倉的方式,但是前提是能不計成本,并且有相應的海外人才招聘和管理能力。
以上就是當下跨境電商出口的主流出口模式及優缺點介紹,跨境電商紅利雖好,但是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自身能力去選擇平臺選擇物流,產品銷售到海外很多情況都與國內的不同,所以更需要清楚地去了解相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