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如果外貿業務員沒有一顆當老板的野心,那他的職業前景是短暫的,或者說職業路途是黑白的。
先來看看外貿老鳥的對「外貿業務員前途」的理解,權當參考:
外貿業務員應該是一種職業,可惜現在還不是。首先描繪一下外貿業務人員的常規經歷:
第一階段:入職
1、起薪低
長期以來行業內關于外貿業務員待遇的共識是:起薪低,提成高。
客觀而言,大部分公司要提供一個基礎的平臺,投入確實不少;外貿業務的不確定性,只能依賴于外貿業務員的主觀能動性??墒乾F在生活壓力這么重,老板,你確定我能熬到開花結果那一天嗎?
2、壓力大
外貿從業人員與客戶尤其是
東南亞以外的客戶工作時間上存在天然的時差,凡是做得好的外貿業務員,都有熬夜的經歷,都有盯著電腦頭昏眼花的經歷。
沒有客戶,愁開發;有了
訂單愁
發貨;有了發貨愁
收款。即便收齊款項還在擔心質量保證和
售后服務,以及接下來客戶可能的抱怨,甚至索賠。一切順利的情況下,開始新一個煎熬的循環……所以說當前的外貿業態,嚴重依賴于吃青春飯,這一點,跟“程序猿”“攻城獅”們是一樣一樣的,嚴重透支體力與精力,或多或少出現焦慮癥患者癥狀。
3、內部競爭激烈
“帶出徒弟餓死師傅”。很多人的外貿
出單心得是:靠自己!因為沒人真心誠意地帶你,或者內部資源輪不到你,如果碰上一個什么都攥在自己手里的外貿部經理,除了咬牙苦撐“靠自己”外,還能靠什么?
4、收入水平起伏大
做得好的外貿業務員當期的收入是很高的。這種差距不但體現在同部門的外貿業務員之間,也體現在與
工廠其他部門的比較上。高處不勝寒。收入分配合理的情況下能維持一段時間,可是想想入職時候的低收入,大壓力以及今后的不確定性,面對高利潤的誘惑,飛單就不可避免了。
另一種“消極”方法就是,我只管數量,不管利潤,我是為客戶服務的,而不是為老板你打工的。
5、可替代性
客戶一旦開發出訂單,你在老板的眼里,平時的工作無非就是發個
郵件,打個電話,似乎也沒什么難度嘛。由于省略了前期的開發過程,光看表面,旁邊的助手或者其他的
新人都可以接替你的工作。這種表面上的可替代性,直接動搖了你高收入的合理性。這也逼得一部分外貿業務員要在工廠跟客戶之間做一些人為的“隔斷”,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對外貿客戶
管理系統“
CRM”的抗拒。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好工具發揮不了本來的功效,怪我嘍?
6、職業上升通道少
業務員本身的賣點是客戶而不是經驗。原來的廟待不下這個大和尚,可是放眼望出去,別的老板,表面上是看重你的為人啊能力啊,說到底他過來挖你,還不是看中你手上的那幾個客戶。你的經驗?對,那也值錢,底薪比新人高1000塊一個月。
第二階段:貿易公司或
SOHO之路
好吧,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
注冊國內公司和
離岸公司這么方便,作為一個有經驗有客戶的業務員,我完全可以自己做。新問題接踵而來:
1、
營銷成本與投入
原來營銷是要付錢的,還不包成交。Soho還好,貿易公司的話人員工資、辦公成本、業務啟動資金……哪哪都要花錢,多么痛的領悟。沒關系,先吃老本,有老客戶,做幾單就能穩住。
2、
供應商的猜疑和挖墻腳
老客戶竟然也不可靠。原來老客戶說好的會轉過來下單,可是真的出來自己做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面對老供應商的猜疑和挖墻腳,客戶要求的條件比原來的更苛刻,利潤更薄,還得自己借錢墊資跟原來的供應商競爭。
3、客戶“要工廠”
好不容易挖掘到幾個新的潛力客戶,可無一例外提出要跟“工廠”合作,客戶你可知道我賺的幾個辛苦錢還不如工廠業務員提成高。
4、抗風險能力無
遇上客戶違約或者索賠,除了放棄這個客戶,幾乎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能力。
5、做不大,做不長
替他人做嫁衣。
紅帽云郵專注EDM營銷,企業郵箱(網易企業郵箱授權代理,現買三年送三年活動)外貿版EDM營銷超高的發送效果,推廣營銷的最有效方式.
我們致力于提供系統化的產品與服務,幫助外貿企業有效解決過很多獲客與營銷上的難題,讓廣大外貿朋友讓您輕松開發客戶
今日話題:外貿業務員還有前途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