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介紹了幾個跨境電商新興平臺的發展及各自的特點。每個跨境電商平臺都有其忠實的客戶群體,在某個國家或地區有著特別的影響力。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平臺,跨境電商領域,各為其主,服務于不同的群體,目的都是為了方便我們,使我們在線上購物中更加便捷。
每個領域都會有行業巨頭,綜合網絡及自己的了解,下面就來說說跨境電商領域巨頭亞馬遜的發展和特點,為什么亞馬遜可以飛速發展,成為行業的主流。
亞馬遜(Amazon),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位于華盛頓的西亞圖。1994年夏天,從金融服務公司辭職出來的貝佐斯決定創立一家網上書店,貝佐斯認為書籍是最常見的商品,標準化程度高;而且美國書籍市場規模大,十分適合創業。經過大約一年的準備,亞馬遜網站于1995年7月正式上線。
1995年7月16日由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成立。是網絡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亞馬遜一開始叫做Cadabra,開始只經營網絡的書籍銷售業務,性質是基本的網絡書店。然而,具有遠見的貝佐斯看到了網絡的潛力和特色,其當時實體的大型書店提供20萬本書時,網絡書店能夠提供比20萬更多的選擇給讀者。
亞馬遜從網站上線到公司上市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1997年5月)亞馬遜公司的最初計劃原本是在4到5年之后開始有營利,2000年的網絡泡沫造成了亞馬遜公司平穩成長的風格成為獨樹一幟的佳話,在1990年代有相當多網絡公司快速成長,當時亞馬遜公司的股東不停抱怨貝佐斯的經營策略太過保守和緩慢,而網絡泡沫時候,那些快速成長的網絡公司紛紛結束營業,只有亞馬遜還有獲利,2002年的第四季,亞馬遜的純利約有500萬美金。2004年則成長到3億多美金。
2010年3月15日,已擁有23大類、超過120萬種商品的網上商城卓越亞馬遜發布了“網絡購物誠信聲明白皮書”,主要就消費者網購普遍關心的“正品”和“退換”問題,針對售前和售后的誠信保證做出具體闡釋。 卓越亞馬遜認為,網購誠信主要分為“售前誠信”和“售后誠信”。售前誠信指消費者對于網絡商城品牌的信任度以及每件商品是否是“正品”。
亞馬遜從2001年開始大規模推廣第三方開放平臺(marketplace)、2002年推出網絡服務(AWS)、2005年推出Prime服務、2007年開始向第三方賣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務 Fulfillment by Amazon(FBA)、2010年推出KDP的前身自助數字出版平臺Digital Text Platform(DTP)。
亞馬遜中國發展迅速,每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長,用戶數量也大幅增加。已擁有28大類,近600萬種的產品。
由于亞馬遜提供的亞馬遜云服務在2013年來的出色表現,著名IT開發雜志SD Times將其評選為2013 SD Times 100,位于“API、庫和框架”分類排名的第二名,“云方面”分類排名第一名,“極大影響力”分類排名第一名!2016年10月,亞馬遜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價值品牌第8名。
亞馬遜的三次定位轉變,從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書店”,到成為最大的綜合網絡零售商,到現在成為“最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逐步完善,直至今日推出更多服務,使其超越網絡零售商的范疇,成為了一家綜合服務提供商。更多的人通過網絡進入平臺購物,亞馬遜將會主導跨境電商領域,也會帶動更多的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