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mazon 品牌收購集團并購品牌的速度和規模越來越快,也有越來越多第三方平臺提供Amazon 品牌的收購和交易,相當于「中介商」的角色,撮合品牌收購和交易雙方。
這些平臺能夠吸引大量專業買家,并提供相關財務數據認證,除了提升成交率外,也方便買賣雙方估算品牌售價和營運績效。此外,多數平臺都有專人協助輔導簽訂合約書,且具備嚴謹的產權轉移程序及資金信托服務,確保品牌收購及交易流程的安全性。
以下介紹3 個提供品牌收購和交易的第三方平臺:1. Flippa
Flippa是成立于2009 年的數位資產交易平臺,全球規模最大、歷史也相對悠久。成交的數位資產高達30 多萬件,注冊用戶超過300 萬。
目前在Flippa 上能夠出售的數位資產類別十分多元,例如:網站、網址名稱、內容博客、Apps、SaaS、使用Amazon FBA 的賣家店鋪等等。
如果你是賣家
可以先透過頁面右上角選單的「估價工具(Valuation Tool)」,為欲出售的資產進行免費的即時估價。
如果你是買家
在頁面右上角選單的「服務(Services)」中,可以點選「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花錢購買品牌的財務和流量報告,Flippa 會針對品牌在放上平臺出售時提供的營收數據,進行購買該品牌的風險評估與分析,供買家參考。依據花費金額多寡,獲得的報告詳盡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選擇好類別,可以看到正在銷售的品項,并透過頁面左方功能齊全的篩選器層層過濾,精準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標的。點入項目后,除了販賣物的相關介紹外,也會提供凈利潤等銷售數據,下滑頁面還能夠看到其他人的評論,以及賣家的回覆。右方會顯示賣家開價金額、出價人數,也可以聯系賣家或進行出價。
Flippa 的特色是通過門檻較低,出售的價格范圍很廣,甚至有些標的物不到1000 美金即可成交,因此只要手上的資金足夠,任何人都可以成為Flippa 上的買家!
2. Empire Flippers
Empire Flippers成立于2013 年,主打的是高水準、高品質的線上生意買賣,擁有嚴謹、完善的審查團隊,平臺銷售總額超過3 億美元,且案件成交率高達8 成。
在Empire Flippers 同樣可以販賣APPs、電子商務、SaaS、使用Amazon FBA 賣家店鋪…多種類商業形式,另外還有軟件銷售、訂閱服務等,也都提供上架出售。
如果你是賣家
想將生意上架在Empire Flippers,需先通過其內部針對營收、銷售量、流量等各方面審查。通過驗證后,Empire Flippers 會估算出出售物的月凈利潤,再綜合評估其獲利價值后,乘以20 – 60 以上倍數,作為售價放上平臺。Empire Flippers 同樣提供免費的估價工具。
如果你是買家
點選進類別及項目后,其實就可以看到關于出售的基本資訊,像是成立時間、每月收益金額、凈利潤、定價倍數,和近12 個月內的收益趨勢長條圖。但若想獲得收購品牌網站的網址(URL)、Google Analytics 的數據、損益表等詳細資訊,并且向賣家提問的話,需要提供身分及財力證明,并且需支付售價的5% 作為押金,Empire Flippers 借以篩選出購買意愿較強烈的買家,保障買賣雙方。
透過嚴格的審查機制,在Empire Flippers 上出售的都是有獲利和盈余的生意,售價也較為昂貴,因此上頭的買家通常都具有雄厚的資本,屬于高門檻的交易平臺。
3. Quiet Light Brokerage
Quiet Light Brokerage成立于2006 年,售出600 多件線上生意(Online Business),總交易額超過3 億美元,主要提供中介服務,為買賣雙方進行媒合。Quiet Light Brokerage 的特色是強調專業的顧問服務,旗下的團隊都是由具備購買、銷售、創建品牌經驗「企業家」組成。
交易資產類別大多限于電子商務、使用Amazon FBA 的賣家店鋪,價格較為高昂。
如果你是賣家除了填寫出售產品相關資料并獲得估價外,Quiet Light Brokerage 會安排專人接洽,仔細詢問出售品項的財務資訊,并提供交易流程的相關建議,也會協助與買家面談。
如果你是買家在頁面上可以看到標的物的出價以及營收等基本資訊,點入后其實也只有針對這項生意的文字敘述,和利潤、年收增長率等簡單的資訊,如果想獲取更詳細的摘要報告或損益表,就要填寫個人資訊,此外Quiet Light Brokerage 也會協助買家與顧問和賣家進行訪談。
由于Quiet Light Brokerage 十分重視客戶的隱私,加上價格較高,吸引到的買家通常也會是注重隱私性的企業家或私募股權公司。
三個交易平臺/中介比較
企業 | 成立時間 | 手續費、傭金 | 買家 | 平臺特色 | 備注 |
Flippa | 2009 | 5%~10%不等 | 任何人,只要備妥資金、符合出價即可買賣 | 交易品項多元操作簡易資訊透明(前提是賣家沒有將詳細資訊設為「機密(confidential)」) | 使用限制較少,因此用戶眾多 |
Empire Flippers | 2013 | 成交價70萬以下,傭金15%成交價70~500萬,傭金8%成交價500萬以上,傭金2.5% | 財力雄厚、重量級投資客 | 交易品項多元嚴格審查機制詳細相關資訊需付費解鎖列表 | 價格高昂、高品質交易 |
Quiet Light Brokerage | 2006 | 成交價100萬以下,傭金10%,每增加100萬,遞減1%成交價700萬以上,傭金3% | 企業家私募股權公司 | 仲介性質交易類別較少提供許多估價、品牌交易相關知識十分保護客戶隱私,因此提供的資訊有限 | 具備實務經驗的顧問團隊會安排買賣雙方面談 |
要不要賣(亞馬遜)品牌,操之在你
「如果成立品牌的結果終究是要賣出,為什么還要花費這么多時間心力建立口碑、營造良好品牌形象,累積正面評價,甚至辛辛苦苦創造高營收?」
交易自己的品牌或生意是一種選擇,成立品牌之初,并不一定必然要往這個方向前進。
而當有朝一日真的有拋售品牌的必要時,先前積累的穩定銷售額、持續增長的利潤等等,就能夠成為交易議價的一大談判籌碼!
通常理想的品牌收購價格會落在SDE 的3 – 5 倍左右。
SDE 指的是,作為一個資產持有者經營一項生意,扣掉所有支出后,實際可賺進的錢,包含生意上的獲利及自身的薪水。
也就是說如果你經營的生意實際能夠賺進100 萬,販賣這項資產的價值會落在300 – 500 萬左右。至于是3 倍、5 倍甚至10 倍,完全取決于品牌的價值與潛力。
無論如何,將品牌經營好絕不會錯!品牌交易與買賣房地產十分相似,販賣你的品牌就像拋售一間預售屋,買家從地段、機能、坪數、裝潢、增值空間等各項因素進行評估,是否要購買你的房子(品牌)。
也就是說,品牌需要有獲利的價值,才能吸引到買家。收購品牌的聚合商往往瞄準的是「具備潛力」的小型企業,選擇未來會持續穩定獲利的品牌投資,而非販賣時下最受歡迎的商品、迎合流行的賣家。多數聚合商在收購公司之前會審視賣家年銷售額、賣場評價、產品評分、市場前景、競品多寡、供貨穩定度、凈利潤…,尤其看重的是品牌未來發展的潛力,所以也不是你想賣就一定會有人買,無論如何,前提都是:你得先把品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