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外貿圈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這兩年,仿佛把做外貿一輩子會碰到的事情都碰見了,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簡直魔幻!”
一時沒有訂單,一時訂單爆發排到明年,一時無法發貨、倉庫堆積,一時訂單取消,一時訂單又爆發……在這場魔幻之旅中,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斷臂求生,但幾乎所有外貿人都在謀求新的出路——轉型!
為什么要轉型?傳統行業的困境:面對互聯網的沖擊,轉型,不一定會死,但不轉,那必定是等死!
2020 年由于國內外疫情爆發,我在家辦公了大半年,由于一直是做傳統線下貿易的,所遇到的國外客戶基本都在線下見過面,信任度比較高,但因為疫情,老外過不來中國,所以我的業績也出現了下滑,意識到疫情對于實體經濟的沖擊,我對我的商業未來充滿了危機感。
那段時間惶恐、焦慮、不安充斥著我的內心,也讓我下定了決心,開始轉戰線上貿易,建立更多的獲客渠道。但是當時的我,除了有線下開發的經驗,對于線上的業務一無所知。該怎么辦呢?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一個大學的同學。先講一下我這個同學哈,她畢業以后就開始做外貿,主攻線上,有10幾年的外貿業務經驗,平臺做過阿里國際站,谷歌推廣,開過展會,管過工廠,2020年7月份自己出來單干。
于是,我就打了電話說了我的近況,說想要跟她學習阿里國際,不用開工資,就跟著她做業務。我這同學一口就應允了下來。于是,8月份,我簡單地打包了行李,一鼓作氣搬到了沙井她辦公的地方,開始了我的線上轉型之路。
線上轉型第1關——網絡運營術語在高手堆里混,你也很難成為低手。因為剛開始從傳統轉到線上,很多線上的術語,如流量、P4P、ROI、UV值等,全都聽不懂……另外,剛入行的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咱有些外貿人呢,很喜歡說話夾英文,簡單的東西搞得高深莫測。
在線上,我自己又完完全全地就一菜鳥、小白,這對于一個做傳統外貿采購做了將近十年的老鳥來說,可謂打擊不小。自信心簡直就是赤裸裸地掉了一地??!
不懂怎么辦呢?我當時采取了幾個策略:
1)不懂就問,逮到機會就問;
2)查百度,本站;
3)多看運營的書,比如《運營之光》等。
還別說,這幾招還挺管用的,1-2個月以后,天天跟著這堆外貿人混,還真把術語都搞熟了,果然是在高手堆里混,你也很難成為低手,如此一來,我也就輕松多了,起碼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不用再一臉懵了。
線上轉型第2關——平臺思維你不燒錢,根本就沒流量?在看到同學做線上推廣的時候,我很詫異,還沒開始賺錢就開始噼哩叭啦花錢了?我們做線下的可謂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真的不能理解。
后來,我跟了一段時間才知道,
線上要獲客,就得先花錢把流量做起來,再賺后端的錢。但是阿里國際獲客成本也不低呀,像我同學,她是做美妝個護類的,燒 P4P,一個關鍵詞一次點擊就要 37 元左右,媽呀,這燒的什么 P4P, 這燒的應該叫 Money 啊,3000 多塊一個星期燒沒了,流量是進來了些,但就帶來了些印度啊經濟不發達國家的詢盤,燒得結果還沒達到預期,錢就燒完了!
后來在某個培訓課的時候,也有聽說同學燒了 100 多萬,沒燒出個啥的。但是你不燒錢,根本就沒流量,總結:
現在要在成熟的平臺上獲客,成本太高了,得想想看其它地方有沒有可能以較低成本來引流!我悄悄地把目光投向了社媒,默默關注了一下 TIKTOK!
客戶確診新冠!2020 年10月份,我的大客戶確診新冠,我的那個小心臟啊,差點就受不了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可是占了我業務量的 70%~80%,而且我還放了賬,大家也知道,國外確診新冠,基本上政府是不管的,醫院也只會讓你在家隔離。
在客戶確診的那段時間里,我是日夜祈禱,早晚問候,生怕他一不小心就涼了,那我也就跟著“涼了”。好在不幸之中的萬幸,客戶經過一段時間隔離后自愈了。我得知消息以后,當場拉著我老公去吃了個大餐慶祝。
從此,我又懂得了一個道理:
公司的成長不能依賴于單一的大客戶。永遠,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如何建立客戶管道?但是,也是因為這樣,我的危機感更重了,我不斷思索:怎么樣才能建立起我的客戶管道,可以讓它緩緩不斷地向我輸送客戶呢?
于是,2020 年11月份,我招了個運營,準備大干一場。運營年初的時候呢,給我定了目標計劃:老板,今年我們要完成 500 萬的營業額,每天達到 173 單!我一聽,感覺有譜了,心想:招了個人,我就可以當甩手掌柜,坐等收錢了。這運營開始天天加班,埋頭苦干,結果你們猜怎么樣了?
結果,現實狠狠地甩了我一個耳光。一直到 2021 年 5 月份,我們所做的平臺一直沒有產出,電商項目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
這時,我開始意識到不對勁了,開始問運營,運營呢,天天都說很忙,天天都很多事情要做,但這都好幾個月了呀,付出的努力跟產出一點都不成正比,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在忽悠我……
目標未達成的背后是能力的不足。后來,我反思了一下,原因還是在于我不懂,沒辦法制定方向和策略,全是運營說什么就是什么,跟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竄。
目標未達成的背后是能力的不足,既然能力不足,我就提升能力。如何才能提升能力?學習!3月份我看到了TIKTOK,它當時跟國內的抖音18年的狀態一樣,處于萌芽期,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它的變現模式,覺得潛力無限,于是決定入局 TK。但是只有我跟運營兩個人,TK商業模式又還不成熟,國內人玩 TK 又都是處于探索階段,我就想著找個老師帶一下,節省時間成本,少走彎路,于是,6月份,我花了5980元參加了TK 2 天的培訓班。
那時是深圳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個月,學員來自五湖四海,最遠的有從河南過來的,在飛機還沒落地的時候,趕上了深圳嚴查。就這樣,我們冒著生命危險上完了 2 天的課,也是因為這次課程讓我結識到了很多不同行業的精英,也包括一些 AMAZON 的頭部賣家,讓我對跨境電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于友情的商業不一定能長久,但基于商業的友情卻能長青。7月份,沙井的辦公室租期到期了,由于一直沒有產出,我覺得運營心態快崩了,看出來他自己可能做得都沒信心了。
于是,我聯系了東莞想做 TK 的小伙伴,我記得我當時打電話給他是這么說的:“小許,你們是不是打算重懟 TK?如果是,你那邊清3個工位給我,我帶我的人馬過去,我們做一個為期1個月的TK小航海項目,一起抱團,一起跑通這個賽道。國際市場這么大,隨便怎么樣都能做,如果合得來,我們后面就一起投錢做項目,如果不合適,那也沒有損失,大家可以一起先跑通,后面再做炸裂式的裂變,你也可以重新組你的團隊,起你的盤?!?br>
小許聽我這么一說,立馬就答應了!
做了又沒有損失,這萬一成功了呢?7月5日,我們在東莞設立了TK工作室,開始了我們TK之路。慢慢地,我向更多做TK或想往TK發展的伙伴說了我們的小航海項目,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我抱團取暖的理念,陸續地加入到了我們的工作室,最高峰的時候,工作室有十幾個人。團隊里有年薪60萬剛從北京辭職回來的IT工程師,有帶著十幾號人做淘特的老板,有曾在十三行做衣服開檔口的,也有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留學生……
于是,我把小航海的項目延遲到了8月底,人才的匯集讓我們TK的項目快速地開展起來。那段時間,大家經常每天工作到很晚,激情昂揚地做著各種測試,進展飛快!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干到底,按當時的進度再進展下去,我們很快就能拿到結果了。
就當我在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團隊的組員理念開始出現了分歧。因為大家各自還兼顧著自己原先領域的事業,于是,在還沒有任何數據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有小伙伴開始心大了,準備拉投資。而我,更傾向于穩扎穩打,拿數據說話,先干出東西來再說。
后來,不用猜,想必大家也想到了結果……8月底,由于理念不合,我組的團隊崩盤了,心思散了,勁就不會往一處使,再繼續下去意義已經不大了。
也是因為有了這次組團隊的經歷,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還有很多的不足,也很感激有這么一段經歷,讓我成長了許多。
要讓一群人跟著你去完成一件事,光有激情和夢想沒有用,必須要夾帶利益捆綁和制定好游戲規則。有一句話我非常認同:基于友情的商業不一定能長久,但基于商業的友情卻能長青。
轉型之路,道阻且長,行之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10月份,我們在龍華清湖重新弄了一個辦公室,目前TK還在重建團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過來交流和探討,不僅止于TK,也許未來,某個時間段我們能一起發生更多美好的碰撞呢!
這就是我這一年來從線下傳統貿易轉型線上做的一些嘗試,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觸動!